两地撞蕉,香蕉价格一蹶不振
徐闻香蕉今年价格为何低于往年?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撞蕉”。
徐闻县农业局信息股的吴股长告诉记者,以往徐闻香蕉也出现过多次价格跳水,2006年最低甚至跌至六分钱一斤,但是都比较短暂,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价格。像今年这样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的低价潮,“十分罕见”。
城北购销点的王老板分析,由于年初的低温天气,今年海南的香蕉上市时间推迟了1个多月,“如果按照以往的规矩,海南蕉大约4月底5月初就该上市了,但是今年直到6月底才上市,与广东、广西、云南多地的香蕉撞在了一起,太集中的产出影响了整个香蕉市场的价格。”
“今年天气太热,产地热销地也热,香蕉还与其他品种的水果相撞,这也影响了香蕉的市场需求。”徐闻县龙塘镇的代销商余先生说。
余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龙塘镇商会的副会长,他告诉记者,徐闻香蕉的价格暴跌还与当地香蕉的盲目种植有关,去年香蕉的价格较高,今年种的人就多了起来,“我认识的人里边,100亩地最少都种了70亩香蕉”。
搞运输的崔师傅也告诉记者,以往徐闻的香蕉产地主要集中在龙塘镇,如今许多镇都跟风种起了香蕉,城东、城西以及城北三个市场的规模甚至已经不亚于龙塘。
然而这种说法遭到了龙塘镇副镇长李小杰的驳斥,“今年徐闻的香蕉受‘黄叶病’所累,其实产量并不高,无论是亩产还是总产量,都不如去年,若说徐闻香蕉种得太多导致价格下跌,那不可能。再说,徐闻香蕉销往全国各地,再怎么增产,影响也是很小的。价格说到底还是全国市场的问题。”
事实上,今年自从“乙烯利风波”的影响之后,香蕉价格就一蹶不振。虽然专家已经澄清乙烯利催熟香蕉是一项成熟技术,对人体并无危害,但依然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与此同时,“粤抗优1号”新品种在徐闻的试种失败,也影响了市民的消费信心。
记者发现,尽管郊区的香蕉价格低廉,但是在相距不足10公里的徐闻县城里,却几乎见不到本地蕉的身影。
正是由于主要销往省外,且销售地区多与海南重合,今年的“撞蕉”让海南抢走了原本属于徐闻的商机。一位在海南收蕉的香蕉商告诉记者:“海南香蕉的颜色比徐闻的亮,吃起来也好吃些,海南蕉都滞销了,干吗还去徐闻收?”
记者在徐闻县城前往龙塘镇的公路上,也三三两两地看到路边一串串被扔掉的香蕉,在烈日的暴晒下还来不及成熟的蕉皮已经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