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蒂中国局
其实,在丁家宜被科蒂公司收购之前,美加净、熊猫、活力28、小护士、大宝等曾经名噪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也曾接连投入了外资的怀抱,与外资合资或直接被外资收购,似乎成了它们难以摆脱的命运,一些品牌在被收购后遭遇“雪藏”或者经营不善而消失。
上述化妆品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本土日化品牌难以摆脱被收购的路径,大都由于其为单个产品或者单个品牌,继续做大做强面临很多困难,而像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等跨国巨头都是多品牌战略,资源利用合理,费用摊薄,化解风险的能力也强。
而被收购后,很多外资公司在自己未能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与本土品牌的原团队在思维方式、销售方式等方面有巨大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很好将本土品牌整合到跨国公司体系中,也使本土品牌丧失了原先的活力。
此前,科蒂1996年将中国本土化妆品牌羽西收归囊中后,为其旗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窗户。但是科蒂却一直在华水土不服,业绩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相差甚远。
由于羽西这一品牌在科蒂旗下并未得到良好进展,2004年,科蒂将其卖给欧莱雅,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其在华的阿迪达斯、芮谜的业务也分别由上海家化、日本高丝代为销售。
然而,欧莱雅等国际化妆品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发展得风生水起,让科蒂重新思量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寻找重新在中国的发展机会,这时正待出售的丁家宜进入视野。如今事实证明,丁家宜的收购并未帮科蒂打开重塑中国市场的大门。
科蒂也急切希望改变中国市场的现状,但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显然现在有点力不从心。2012财年,科蒂新兴市场占营收23%,按照计划,将不断进入和扩张在新兴市场的份额,5年内使新兴市场营收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市场是科蒂全球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环,”科蒂中国大众化妆品事业部首席执行官Anita Yang此前在回复《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科蒂要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核心市场之一的目标非常明确。”
因此,科蒂集团在昨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也表示,公司正在努力重组中国区业务,专注于扩大中国的业务规模。据外媒报道,根据利丰集团与科蒂集团达成的协议,利丰将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科蒂旗下的一些关键品牌,包括阿迪达斯、芮谜和花花公子。
“我们希望借助与利丰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加快我们国际品牌大众渠道的扩张力度,强化科蒂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的地位。”科蒂集团首席执行官米歇尔·斯坎纳维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