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澄清
截至发稿,央视曝光中国银行“洗黑钱”风波不足一日,事件仍在发酵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中国银行7月9日晚21时左右发布的说明中,有三处改动。一是将“关注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近日就我行‘优汇通’业务进行报道”中的“中央电视台”隐去;二是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向有关监管部门做了汇报”改成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报备”;三是将此前的表述中,“每笔业务均报送监管业务系统”改成了“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
细微的差别引发市场遐想。21世纪经济报道还原中国银行被央视曝光“洗黑钱”事件发展始末。
7月9日中午,央视《新闻直播间》调查新闻直指中国银行“优汇通”业务是“一项见不得光的银行业务”,该报道引用“中国银行工作人员”的话语称,“优汇通是人民币跨境业务,但没有通过外管局的兑换系统”,“绕开国家外管局的监管,利用银行国外分支机构换汇”。报道指出,中国银行分支行和移民中介相互勾结,造假帮客户洗黑钱等。
7月9日16时50分左右,中国银行通过官网和微博对上述报道进行回应。中国银行坚称,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中国银行在首次说明中提及,经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中国银行及相关银行在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础上,在符合监管原则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仅限投资移民和海外购房置业两种用途。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此类业务。蹊跷的是,中国银行官方网站上的“说明”不到半小时便被删除。而于16时49分发布的微博,也在18时15分左右查询不到。
到了7月9日21时左右,中国银行修改了首次说明中的三处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