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网民推算1万元公积金年利仅1斤肉 无缘更高收益

2014-07-15 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孟著

近日一则神帖在网络疯传,据这位作者的计算,1.2万元公积金一年只能得利息22.75元,相当于“一斤瘦肉的价钱”。所以,这位神帖的作者觉得既然如此,还不如把这笔钱拿出来,哪怕买个4%的年收益的货币基金,也能完爆那帮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大老爷们。此帖引发了公积金存废的大讨论。抛开网民的激愤情绪,细看现行公积金制度,缴存者只能享有其中已经“打折”了的利息收入,而对“增值收益”则完全“绝缘”,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公积金缴存者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住房公积金收益包括个人账户存款利息收入和“增值收益”两部分。

先说利息收入。根据住建部《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建金〔2012〕88号),公积金个人账户存款年利率当年缴存为0.4%,上年结转为2.85%。但在具体执行时,实际利率远低于“规定”利率。据测算,过去十年全国公积金个人账户加权平均存款利率仅1.89%,低于同期平均CPI 1.07个百分点。难怪人们诟病公积金躺在那儿“缩水”。

截至2011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就高达2.1万亿。据初步估算,仅“十二五”期间,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公积金收益就不少于1400亿。这些本来就属于公积金缴存者个人的收益,却被“制度化”给有关职能部门了,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再说“增值收益”。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增值收益”来自使用公积金余额购买国债的收益(目前规定只能用于购买国债),公积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公积金管理中心在银行专户存储获取大约1.2%的利息收入)和无法支取的公积金账户存储款收入三个部分。原来,公积金个人账户存款利率之所以如此之低,是因为公积金管理中心从中“抽了水”,将一部分“存贷差”收入囊中,并非由银行一家独享。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