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网络搭台 沈塘蒲织品远销欧洲

2015-05-30 10:3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陈昌波 通讯员陈因文

沈塘蒲织品。

一个缩小版的蒲包,系上皮带,立马变身为魅力十足的女性挎包;圆筒状的草编品,经过胶、染色等工序,再配以富有特色的草绳,便成了一个个精致的花篮……雷州市沈塘镇这些别出心裁的蒲织品,在当今网络平台的助推下,走出了国门,畅销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市场。

沈塘蒲织品。

传统产业重焕生机

雷州沈塘镇素有“蒲织之乡”之称,但凡是当地土生土养的妇女,都熟练地掌握蒲织技艺。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蒲织业曾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农村妇女在耕作之余,都会编织蒲席以补贴家用。然而,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兴起,当地蒲织业一度陷入低谷。

“过去主要是织蒲席,工序复杂,价格又较为低廉,一个月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平余村的吴大妈深有感触地说,年轻的姑娘都外出打工,生活水平好的家庭妇女也不再织席。于是,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

自2005年,几位外地小商贩开始活跃在该镇东部的平余、揖花、孟山等村庄。他们以每个2至4元不等的价格,让当地妇女按照模型编织新型小蒲包。这种小蒲包用料少,工作量小,妇女们随手便能编织。于是,农闲之余的留守农村妇女又重操起“旧业”,只要懂编织技艺的妇女,都会加入这一行列。当地的蒲织业也重新焕发出生机。

“都是订单形式,只要有工夫织得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陈大妈笑呵呵地说,编织这些新型蒲织品,经济效益比过去织席高得多。一个手脚麻利的农家妇女,每月至少有1000余元的纯收入。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 大唐雷州发电公司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湛江作家感受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汲取文学创作营养
  • 市残联组织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
  • 半潜船“华瑞龙”装载13艘船舶驶往非洲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