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完美收官。这部围绕孩子教育的热剧引发了全民反思,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父母不惜购买天价学区房。9月将至,又到了开学季,对于港城80后父母来说,他们期待学校为孩子创造怎样的教育条件?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更倾向于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以“学”为主的学校。

现状:担心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
“看到邻居当时为孩子择校忙得焦头烂额时,我就在想,换了我,随便选一个离家近的学校就可以了。可是,等到我的孩子真正到了入学年龄,我却坐不住了。”林女士表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走访发现,像林女士这样为孩子奔波择校的家长不在少数。赤坎区的一位小学老师称,择校的根源在于校际之间的差距。他说,每个学校的教育理念都不相同,教育资源也不均衡,教育方式等也不一样,导致一些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但现在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想孩子到一所更好的学校就读,家长要提前谋划。
心声:望学校给孩子减负
开学之际,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抱怨学校布置的作业多,要求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减负”。
“每当走过商场,看到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拉杆书包,我就在想是否要为自己的女儿买一个。”李女士为此很担忧。她说,她同事的孩子去年上小学,光书包里装的书就有10多斤重,今年她的孩子就要读一年级了,她不希望自己孩子的书包从双肩背包升级为拉杆书包。
赤坎区海北路居住的李先生也期待学校给孩子减负。“孩子有时做作业要忙到夜里十点多,我们做父母也是心疼。”李先生说,他的孩子是去年幼升小的,如今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有时做到深夜,孩子累,我们做父母的更累。” 李先生称,白天他和妻子上班已经够辛苦了,下班后还要陪孩子做作业到很晚,第二天还要早起去上班,这让他们非常无奈。
期盼:提高孩子综合能力
李先生是80后,他说,作为学生家长,更看重学校对孩子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简单来说,即学习成绩之外的眼界、才艺、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的培养。他希望学校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质量和教育方式上下功夫。“有些学校课外作业是减少了,但在课堂上依旧实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最后孩子不理解所学内容,也使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更不利于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好动、对一切都好奇的时候,如果整天让他们呆在教室里学习,课余时间减少,不仅使孩子的体质受影响,也会扼杀掉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一位90后小学老师也表示,学校不仅要控制作业量,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减负,还要多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调研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她还说,现在的中小学家长大都是‘75后’和‘80后’, 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教育理念也比较先进,再加上受互联网影响大,新一代家长一定程度上更倾向于注重孩子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