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莘莘学子接力 爱鸥护鸟17载

2016-05-04 16:1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通讯员莫海霞 屈云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记者从驻湛高校了解到:岭南师范学院“保护红嘴鸥”主题环保科普活动近日被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立项列入“2016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方向)”,第一次作为科技项目被省立项支持,获得10万元经费。

17年来,护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一届届“接力”,累计近万人次,他们坚持开展红嘴鸥生态调研和志愿保护活动。 “师兄师姐把担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要将这份爱传承。参加护鸟行动,让我时刻注意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和文明湛江继续奉献力量!”正读大二的护鸟志愿者陈康喜如是说。

红嘴鸥环保小组在观海长廊维护红树林生态。 岭师供图

传承17年

学子每年均制定详细计划 所撰写报告获市政府重视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羽毛多为白色、灰色,嘴和脚为红色,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迁移到南方沿海、内陆河流、湖泊、坝塘及水田中越冬。湛江冬暖夏凉、具备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拥有广阔的红树林海岸带。红嘴鸥从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飞到湛江越冬,年年如期而至。1999年,湛江将霞山沿海岸线整治打造成观海长廊,周围海湾的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为红嘴鸥营造了栖息之地。环境改善后,越来越多红嘴鸥来到港城过冬。

当年,岭师的大学生们决定以行动保护这些可爱的红嘴鸥,成立“红嘴鸥护鸟志愿服务队”。岭师动物学教研组还向湛江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次年“红嘴鸥生态观光旅游点建设”即被写入了《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17年来,每年11月份第一批红嘴鸥来湛,志愿服务队都会制定详细的护鸟行动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爱鸟护鸟活动,一直到来年四五月活动才告一段落。多年来,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校园内外热心宣传,主动清理海滩垃圾,开展红嘴鸥生态习性研究和保护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全民保护候鸟,文明喂鸟,保护红嘴鸥,关注生态环境,让红嘴鸥眷恋港城湛江,年年到此过冬。

在校学子

爱鸥护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红嘴鸥来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接力”的学子每年都多次前往观海长廊、渔港公园、海滨公园红树保护区等地开展保护红嘴鸥宣传活动和环境卫生清理工作等,目前已累计有近万人次、超过两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成绩,带动广大市民也踊跃加入。

陈康喜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平日除了忙于学业外,还积极参加红嘴鸥志愿保护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见到红嘴鸥畅翔在蓝天碧海间,心情就会格外舒畅,“能够为它们做点事情,我很乐意”。

在今年4月开幕的岭师生命科技文化节上,陈康喜与伙伴共同努力设置的红嘴鸥展区大放异彩。“红嘴鸥深受市民喜爱,已经成为湛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更多人共同参与爱鸥护鸟活动,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奉献力量!”

“保护红嘴鸥,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年轻的陈康喜说,“师兄师姐把担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也就需要将这份爱传承。在保护红嘴鸥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责任;在与同伴商量行动计划时,我学会了沟通交流。护鸟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教会我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提醒我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时刻刻注意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和文明湛江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忘初衷

“离队”不“离心” 毕业后依然关注

一届届志愿者毕业后,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有的考取了公务员……但无论到什么工作岗位,他们都会在社会上继续宣传保护红嘴鸥。17年来,经过志愿者的不懈努力,红嘴鸥越来越为湛江人所熟知,同时更多人开始自觉保护红嘴鸥。红嘴鸥成为湛江人民心目中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代名词,比如有港湾游船被命名为“红嘴鸥”号,在湛举办的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所采用的吉祥物就是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红嘴鸥“康康”。

“每次进行护鸟行动时,我们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岭师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邱思萍深情回忆起自己和小伙伴们充满激情地结伴到湛江海边寻找红嘴鸥的踪影、观察它们翱翔蓝天英姿的场景,“当我们在海上听到红嘴鸥的叫声时,那种喜悦是难以形容的。我们经常笑称自己是个‘鸟人’——一个懂鸟、爱鸟、护鸟的人。直到现在,我还是一有机会就跟身边的人说起那段往事,动员身边的人加入护鸟队伍,大家一起来保护可爱的红嘴鸥。”

岭师毕业生梁燕清至今还对当年走进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护鸟宣教的情形念念不忘。“我们与多所幼儿园合作,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共筑绿色家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手工、剪纸、画画、垃圾分类等小活动虽简单,但小朋友们都很投入,他们在玩乐中不仅发挥了想象力,增进了友爱,还无形中接受了知识。经过宣传教育,在孩子们的眼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红嘴鸥,可爱的小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记者了解到,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注意宣传环保知识,以行动参与护鸥。

社会效应

品牌越来越响 带动更多市民参与

“保护红嘴鸥活动目的是为了保护湛江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岭师生科院院长、广东省动物学会理事陈道海介绍,红嘴鸥的到来,促进了湛江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其排泄物等又可为当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了营养,也利于一些植物的繁殖生长。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变好又反过来吸引大量的红嘴鸥飞临湛江。红嘴鸥护鸟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引导市民树立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该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了解到红嘴鸥的习性、来湛越冬的意义,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保护鸟类的活动中。“红嘴鸥”已经成为湛江城市名片之一,这项公益活动日益打造成湛江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品牌,曾获得湛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此外,他们所开展的关于红嘴鸥的科学调研也获得重视,今年首次被列入“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这些学生的努力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意向投资金额超千亿元 央企投资湛江信心足
  • 倡节俭红白事 展文明新风尚
  • 聚焦“AI赋能中小微企业”  “益企课堂”开讲
  • AG600“鲲龙”完成试飞科目
  • 福建:“海上牧场”春耕忙
  • 央企+湛江:携手创未来 动力更澎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