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小少年获评少科院“小院士”

2016-05-29 17:3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高茂航(右)展示经过改进设计的警用钢叉。张锋锋 摄

    湛江晚报5月25日第5版报道了全省选出60名“最美南粤少年”,湛江有4人上榜,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记者从湛江市创文办了解到,这60名“最美南粤少年”具体分为美德、创新、智慧、才艺、活力、自强六大类。其中,就读于湛江市第八小学的高茂航获评“智慧好少年”。值得一提的是,高茂航已经实现了广东三大最高省级青少年科技大赛的获奖“大满贯”,他是由全国少工委等选拔评出的粤西地区目前仅有的两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之一,已被纳入国家“创新型青少年科技人才库”。

    5月26日,记者在赤坎对高茂航进行了专访。

    成长:从小爱看书,涉猎广泛

    “我出生于2004年,老家在雷州,很小就和父母来赤坎生活了。”

    性格外向、开朗乐观的高茂航,透着一股机灵劲。他介绍说,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医生。“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上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平时最爱逛书店,家里自己的大书柜装满了书,还订了《我们爱科学》等杂志。”从一年级起,高茂航就担任班长和学习委员,他知识面广泛,对天文地理、各地风土人情、古典诗词歌赋都特别感兴趣,能够博览群书。

    高茂航不仅爱看科普书,而且《读者》《意林》等这些人文类的书籍也经常看,原本属于中学课本范畴的很多文言文、古诗词,他都已经熟到能全文背下来。有一次,高茂航从爸爸的旧书堆里翻出一本已经泛黄的厚厚《康熙字典》,“当时自己心情可高兴了,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不仅仅是看,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高茂航从小就对科技创新、发明制作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勤于动脑和动手去实践制作。

    实践:多次获发明制作奖

    家庭的熏陶和支持,学校老师的悉心点拨和引导,使高茂航如鱼得水。仅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间,他就荣获省级、市级等科技创新、发明制作奖共11次,包括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专项奖、省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挑战赛二等奖、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省少年儿童发明大赛少儿创新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二等奖等,已经实现了广东三大最高省级青少年科技大赛的获奖“大满贯”。

    高茂航对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精于思考。他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捣鼓”出来的获奖小发明、实物作品——《警用钢叉的改进》,就是在平时所看新闻报道中,发现普通的警用钢叉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普通的警用钢叉,要以多对少才有效,而且钢叉虽然约束对方脖子、腰部效果显著,但对约束对方手部、腿部的效果则不理想。”

    研究中,高茂航发现这主要是普通警用钢叉的构造所导致的缺陷,“于是,我们在钢叉上加了两个反方向的小半月形铁钩。这样,钢叉不但可以叉脖子、腰部、手部、腿部,还可以钩对方的手部、腿部、衣服;既可向前用力又可向后用力,推拉自如。如果对方想逃脱,只要轻钩对方小腿,便能使其摔倒,束手就擒。”

    突破:是粤西首批少科院“小院士”之一

    2016年1月,高茂航还远赴北京,参加了由全国少工委等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全国展示交流活动。当时,全国各地申报“小院士”的有1385人,通过严格的笔试、发明作品展示等环节,以及参加由28位中科院院士、老科学家和35位在科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主持的现场问辩,最终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国少年科学院 “小院士”387人。其中,高茂航成为粤西地区历史上首批两名中国“小院士”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被聘为“小院士”的学生,已经被纳入中国少年科学院“创新型青少年科技人才库”作长期跟踪,有机会与真正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申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代表中国少年科学院出国参加相关国际科技竞赛和活动。

    “那也是我第一次去首都北京,虽然只停留了5天时间,而且期间主要是忙于参赛,但主办方还是抽空组织我们去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国家展览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感觉特别激动!”

    未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高茂航学习成绩优秀,各学科均衡发展,更可贵的是他从不埋头死读书,而是非常注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来吸取消化知识养分,提升综合素质。”带学生去北京参赛的邱德铭老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高茂航平时就对地理知识非常感兴趣,《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烂熟于心;他很珍惜出远门的机会,去北京之前不但特意把所有沿途火车站的站名、到站时间都在互联网上查得一清二楚,而且还事先用手机设置了几十次闹钟,“火车一路从湛江开到北京,每停靠一个火车站,高茂航都在闹钟提醒下,由我陪伴专门下车去站台上实地看看,哪怕只有几分钟停站时间也要抓紧观察下四周环境、风貌。从白天到深夜再到凌晨,他都坚持这样做,说这样学地理更能融会贯通。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和眼见为实的态度,让我们这些大人看了都很佩服。”

    高茂航说,父母非常开明,支持自己多学习课外科学知识、搞小发明创造,功课方面不干涉,很少主动辅导而是鼓励自学,现在他已经自学到初中水平的英语;平时高茂航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锻炼身体,去年省运会还去现场看了水球比赛;他从来不玩游戏,电脑都是用来查各种科学知识和资料,经常看《新闻联播》关注国内外大事。

    “我的偶像是钱学森。自己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打牢基础,将来打算考清华大学,未来目标是成为一名为国家、人类社会进步作贡献的科学家。”高茂航说,上次北京之行有个遗憾就是时间太紧、没能去长城,“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下次一定要登上长城看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意向投资金额超千亿元 央企投资湛江信心足
  • 倡节俭红白事 展文明新风尚
  • 聚焦“AI赋能中小微企业”  “益企课堂”开讲
  • AG600“鲲龙”完成试飞科目
  • 福建:“海上牧场”春耕忙
  • 央企+湛江:携手创未来 动力更澎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