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表演节目。 记者 张锋锋 摄
“我们‘毕业’啦!”25日上午,“放飞梦想,感恩社会,争当美少年”第二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辅导活动结业典礼在赤坎军休所举行。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小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分享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心历路程和学习体会,感人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辅导班已经走过了两个学期,见证着许许多多中小学生的成长。在这学期里,每个周末,50名来自赤坎不同学校的留守、流动儿童聚集在这里,由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8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免费学习、心理辅导。从此,这群留守、流动儿童的周末便有了好的去处,外出谋生的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儿女们的学习和安全问题。
来自岭师人文学院大一学生邓晓琳是第一次当“小老师”。用她的话来说,她一开始只是过来参观学习,没想到田欣民爷爷一看见她,便让她当悦思的“小老师”,负责语数英三门课程的辅导。
留守儿童表演节目。 记者 张锋锋 摄
“在这个学期里,我也不能说能给悦思带来多大的成长变化,也不能说把悦思的成绩提高好多,但是他能开心就好。”邓晓琳在台上分享心得体会时介绍,悦思的英语不好,这个学期她重点给他补习的是英语单词、句子等,希望能把英语水平提高一点,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邓晓琳尝试了挺多方法,让悦思洗把脸再回来读,或让他站在外面空旷的地方大声的读背,或激起他的兴趣,跟他进行英语对话,再不然就跟他聊聊天……
“辅导功课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会出现小矛盾。有时发现悦思不重视学习,上课时还会开小差,我就会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特别想他能学好,能认真点去学,于是会对他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有一次我真的是太着急了,在悦思面前摆出一个严厉的长辈的角色,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可一到下午看着他仍然开开心心地跟我说话聊天,我觉得孩子笑容最美了,他能快乐就好。”邓晓琳说。
留守儿童表演节目。 记者 张锋锋 摄
来自市二十四小六年级学生黄珍焰是其中一名被辅导的学生。她说:“我特别喜欢过来这里上辅导班,因为在这里可以认识许多朋友,有小老师给我讲课。小老师特别认真、有耐心,遇到我不懂的问题,不厌其烦地给我分析、解释。以前,我的基础知识和作文都不太好,学习习惯也比较差,老师很耐心地教我。她们不仅辅导了我的功课,还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举一反三。现在,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留守儿童表演节目。 记者 张锋锋 摄
活动现场,本来只安排了一名家长代表上台发言,后来许多家长都争着上台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些家长们衣着朴素,她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很感激留守流动儿童辅导班这个平台,让我少了一份忧虑,多了一份感恩。平日里,我们都忙着挣钱养家糊口,很少有时间去顾及孩子的学习,更别说什么心理辅导了。自从孩子参加辅导班后,我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有时晚上也会跟我说说辅导班上的趣事。学习也变得自觉起来,成绩也有所提高。”说到动人之处,陈家长眼眶湿润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童真的笑容,他们纷纷领着自己的母亲参观辅导中心,并向母亲分享在辅导中心成长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