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网页版讯:今年6月,越南姑娘黎氏绒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圆满地结束了她在岭南师范学院的留学生活。三年前,在越南河内东部民立大学就读的黎氏绒决定来中国留学,在她的心里,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6月28日是大学生毕业离校的日子,黎氏绒也专程从越南赶回来参加毕业典礼和谢师宴,记者见到她的时候,这位个子娇小的越南姑娘怀抱着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满脸堆笑地走来,并用流利的中文和记者分享她和第二故乡湛江的故事。
迷上中国,父母助她留学湛江
“如果有可能,真想再留下来多读几年,我舍不得这里的一切,太舍不得了。”漫步校园,黎氏绒说着岭师的大学生活,一脸的不舍。
能来岭师学习,是她一生中重要的经历,而这个缘起,与自己的家人有关。
黎氏绒说,她是听着叔叔讲中国故事和趣闻长大的,并且经常为电视里中国的风光着迷,对这个古老又伟大的国家怀着深深的向往,憧憬着有一天能踏上这片国土,亲眼看看中国的模样,感受那古老民族的气息。2010年,正在越南河内东都民立大学读大一的她得知学校与岭南师范学院有合作留学项目时,飞奔回家,向父母表达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愿望。
父母的沉默让她有些不安。懂事的黎氏绒知道,家境并不富裕,家里没有足够的储蓄供她来中国读书。正当她准备放弃的时候,她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她家里已经在短时间内找亲戚朋友借了钱,凑够了学费,她可以去中国留学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令黎氏绒欣喜若狂,“我记得,我哭了,不仅因为能实现出国留学的心愿,更为了始终爱我和支持我的父母。”
爱上湛江,姐弟三人留学接力
黎氏绒的中文讲得很流利,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在来中国之前,她连一个汉字都不认识。
“当时学校里只有我一个越南留学生,开始我也担心学不好,过不了语言这一关,但是学院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四个老师同时为我辅导,有疑问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哪怕是休息时间。”说到学校的老师,黎氏绒满怀感激。
她由当初看着方块字就发懵到后来可以和同学们坐在课堂听课,用中文交流,得益于老师同学的的教导。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位75岁的老师,每天坚持爬上四楼给学生上课,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在岭师,黎氏绒修了综合、阅读、口语和写作四门课程,对她来说最难的是写作,“汉字太难认太难写了,多一笔少一划就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字”,而且,中国的历史太厚重,文化太丰富,走近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在岭师的三年,她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经常泡图书馆,向老师同学们虚心请教,了解各地的文化差异,了解中国的历史。
说起学中文的过程,黎氏绒说“又艰辛又快乐”。由初进校园时一句中文都听不懂,到现在看中国电视剧都不需要字幕,还能无障碍地与中国人交谈自如,这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爱中国,爱湛江。”黎氏绒说,在湛江的三年,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生活节奏,她喜欢吃湛江的白切鸡,喜欢看中文电视剧,对湛江传统文化如数家珍,俨然一个“湛江妹”,某次假期回家,在越南打车和司机报目的地时,她竟下意识说出了汉语……
她还经常向家人和越南的朋友说起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黎氏绒对中国文化的钟情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两个表弟。2010年9月,高中毕业的阮仲性追随表姐的步伐来到岭师留学,并于2015年顺利毕业,申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2015年9月,已经在越南河内一所大学读大三的阮德旺也选择到岭南师范学院学习。三姐弟在岭师留学成为一种接力,成为岭师的美谈。黎氏绒说,“第二故乡”令人难忘,将来还会向更多的越南人推荐,让更多的越南人来湛江留学。
做跨境生意,守望中国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黎氏绒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女孩,她敢想敢做,目光长远,是一位很精明很活泼的新生代。她喜欢旅行,去了中国不少地方,认识了不少中国朋友,并且,在游历的过程中,她发现一些跨境贸易的机会,因此利用双语优势,开始尝试接触这个领域,不断找寻和完善方法。
去年八月,黎氏绒开始尝试自己创业,利用自己做翻译、给影视作品配音攒下的几千元做资本,从中国进货到越南出售,做起了跨境包具生意。“刚开始好累,几度想要停止,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只要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机会,不是么?”黎氏绒说,几个月后,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间店。现在,她在越南已经经营起了两家包具连锁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我有今天,皆因来了中国。”黎氏绒说。
如果没来中国,她的人生应该是在越南大学读完会计专业,然后找一份顶多糊口的工作,过着平淡安静难以容得下梦想的生活。来了中国留学之后,她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所以,她才得以担任几家公司的翻译,才能给多部影视作品配音,才能在行走中发现商机并经营起了自己的跨境生意。在中国的三年,她不仅能赚钱养活自己,还能资助家里,周游中国。
“父母的支持让我来到中国,岭师老师同学的帮助让我走近中国,中国朋友的真诚和友善让我走遍中国,将来,不管我在哪,我都会怀念中国湛江,我的第二故乡。”黎氏绒深情地说着,眼里噙着泪水。
黎氏绒说,未来她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为中越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成为中国文化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