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畅游龙头官渡两镇 了解六圩场的古今史迹

2017-02-10 09:57 来源:开云官方网页版 作者:莫华才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坡头本地只有六个圩场:龙头、上圩、绿水、官渡、新圩、北斗。尽管每个圩场都是“三日一轮圩”,且买卖的多为本地的农产品,其他商品甚少,但圩场和“趁圩”,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仍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龙头圩景色(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龙头

    龙头圩现是龙头镇政府所在地,居325国道路与286省道路交汇处,西距赤坎区18.5公里。

    龙头圩建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湛江地区最古老的圩场之一。因圩北山巅有龙祖石而得名。圩期为农历的二、五、八,圩日趁圩赶集人次愈万。来趁圩的群众,除了龙头、官渡的外,还有来自坡头、乾塘、黄坡、吴阳、塘缀、平坦、良垌的。贸易多为农产品、山货,也有来自黄坡、吴阳、乾塘和莫村等地的海产品,是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著名的“牛坡”(耕牛交易场所)是周围圩场所独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坡头、黄坡的人都要来龙头圩进行耕牛买卖。

    1949年解放前夕,曾为国民党吴川县末代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至1958年为吴川县七区区政府驻地。有供销社、信用社、银行、卫生院、粮所、邮电局、中心小学(前身是特思小学、吴川县第四小学),龙头中学和中国红牌集团、威力神酿酒集团知名企业等,圩内有龙祖石、龙祖庙、关帝庙等古迹,有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舞台等,是龙头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上圩天后宫牌楼(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上圩

    上圩属龙头镇,位于龙头圩西面,在湛江市赤坎区东北18公里处。325国道路经此。

    圩场建于清朝初年,因傍陇水河,初是茅寮,俗名寮陇,又作蓼陇;后为区别附近的圩场,改称上圩。集镇沿公路两侧延伸,南北向呈带状。圩期为农历三、六、九日,交易以青竹料为多。

    1958年至1979年,龙头公社办公地址设在上圩南面的水埠岭上,原湛江第十中学也从湴埇迁来圩的东面,还建起公社农具厂、加工厂等。这是上圩最繁荣热闹的时期。公社解体后,原房产和土地卖给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现设有南海石油基地。

    圩中有历史悠久的天后宫,香火鼎盛,信众云集。

绿水圩早市(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绿水

    绿水圩位于龙头镇绿水村委会黄绿岭,在湛江市赤坎区东北13公里处。属龙头镇。农历一、四、七日为圩期,圩日趁圩的群众达4000多人次。市场以销售农渔产品为主。

    绿水圩的来历,有一段故事:

    1911年,因黄绿岭地界纠纷,两村发生械斗。事发后双方到吴川县告状。法官到现场调查后,将争议地判为南头埒村所有。山口村民众对此愤愤不平,甚至有人指名骂陈某全(化名)仗势欺人,指使法官将岭判给南头埒村。

    南头埒村陈某(化名)全是清末民初吴川县财政科副科长,在本地很有名望。他听到某村村民的议论后深感不安,立即回村召开村民会议。在会上他说:“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不与其计较;但我们要树立正气,属我们村的寸土不让,非我们的,一尘不染。他们村人多,对法官的判决不满,对黄绿岭始终不放弃,日后由此必产生两村之间的争斗,这很不好,我提议将黄绿岭建成圩场,让附近村民同享其利为宜。这样对方村就不再动怒了。”在他的倡导下,全村人大部分都支持。此后,陈某全奔走邻村之间,认真落实此事。他先到米稔村找陈吉三,再到麻俸找黄少仪商量。然后三人一起,到马劳地、大垌、山嘴等村找绅士共商此事。后来他们一齐到黄绿岭察看,共同议定:由六条村在此岭共建圩场。议定后,经张贴告示并无异议。经各方共同努力,圩场终于于1912年夏天建成。因此地东有企坎海,西有巴调海,青山绿水相映,故名为绿水圩。圩场管理由六村轮流派人专管,市场费收入,除给管理人员工资外,余下款项用作圩公益事业开支(如解决天后圣母庙会期、正月圣母下乡巡游和每年秋冬季做大戏等经费)。为严明收支制度,每年年终召开一次六村负责人会议审查收支情况。此规矩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因此,绿水圩,又称为“六份圩”。

    由于海东大道在绿水圩西南部经过,交通方便了,从绿水圩到海湾大桥,仅需十几分钟的时间。到绿水圩吃海鲜,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

    绿水圩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官渡圩街景(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官渡

    官渡圩是官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在官渡堵海大堤东侧,距湛江市赤坎区15公里,325国道经此。官渡圩西有石门古渡口,原为交通要道,昔日官员到雷州赴任,必由吴川县到此地过遂溪入雷州,故称官渡。

    官渡圩始建于1979年。在这以前,这里只是海边一个荒凉的小山丘,陆路交通十分不便,没有人居住。1971年官渡堵海大堤建成后,才有所改善。1979年原龙头公社一分为二,分为龙头、官渡两个公社,有关领导选定此地作为官渡公社的驻地。在建公社办公场所的同时,也陆续建起了工厂、商店、市场、民居、学校等,便形成了官渡圩。据有关人士回忆,当时选官渡公社驻地时,有三种意见,一是在新圩仔,二是在石门,三是在现在的官渡圩。后来建成石门公路大桥,325国道经过官渡堵海大堤,官渡圩的交通方便了,到湛江市区只需10来分钟的时间。现在官渡圩已经建设成为一座繁荣的现代集镇,高楼林立,商贾云集。应该说,当时选择这里建官渡公社驻地,是很有眼光的。

    官渡圩镇沿325国道延伸,有主街一条,市场早晚成市,以销售海产品为主,以鲜蚝销量最大。

新圩小学校园(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新圩

    新圩在湛江市赤坎区东北20公里处,南近笔架岭。属官渡镇。建于1943年。因圩地曾建有瓦窑,俗称瓦窑头新圩。

    新圩集镇沿河岸呈带状分布。仅一条街道,有供销社、食品站、医疗站、粮食加工厂、信用社、邮电所。有小学、初级中学各一所。市场交易以农产品为主,近年来附近大量种植荔枝、香蕉等水果,水果上市旺季,这里水果交易活跃。

    现是官渡镇黄桐村委会所在地。

北斗圩“北斗新城”(龙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北斗

    北斗圩属于官渡镇三角村委会管辖,在湛江市赤坎区东北14.3公里、广湛高速公路官渡出口附近,325国道从圩东北边穿过。属官渡镇。建于1959年。因处在北斗村旁,故名。集镇呈长方形,有街道二条,东西走向。有供销社、食品站、信用社。有大型海鲜酒楼等。市场以销售海鲜产品为主,其中鲜蚝交易量较大。

    近年来,由于官渡工业园在圩西北建成,数百家工厂在工业园落户,加上广湛高速公路官渡出口近在咫尺,人流、车流、物流成倍增长,北斗因此而日趋旺盛。有开发商还在此建起“北斗新城”房地产项目;广东民大集团也将华威饼干厂迁来附近。海东大道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交通枢纽和海东新区的门户。

    三角村在此建设了一个大型的市场——三角市场,现在有很多旅客坐车要在此下车,都说“到三角市场下车”,而很少说“到北斗圩下车”的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