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遂溪县北坡圩 人人爱“鱼龙舞”

2017-06-04 16: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曹龙彬 图/本报记者刘冀城

吴健明用竹篾扎出鱼的形状。

吴健明把手电筒放进新做的鱼灯里,试看“亮灯”效果。

    遂溪醒狮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近年,遂溪“鱼龙舞”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新亮点。近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遂溪“鱼龙舞”赫然在列,这离不开北坡人数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

制作鱼灯的传统工具。

北坡圩的人们都有做鱼灯的手艺。

    吴健明今年77岁,是遂溪北坡“鱼龙舞”的第四代传承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制作“鱼龙舞”的鱼灯。他告诉记者,北坡圩无山无河,十年九旱。所以每年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糊鱼灯、拜神灵、舞鱼灯、游村社,祈求风调雨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遂溪北坡游鱼又称“鱼龙舞”,每年大年初三一过,老圩家家户户就开始备竹篾、做鱼灯。鱼灯制作包括扎鱼、糊纸、彩绘、组装等工序。先用竹篾绑扎好鱼的形状,再拿纸或布糊裱,然后用彩色颜料涂色、绘制鱼鳞,固定好照明的蜡烛或小灯泡,装好把手,鱼灯就算做好了。随着时代的变迁,鱼灯样式由起初单一的鲤鱼灯,演变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鱼灯、虾灯、青蛙灯和生肖灯等100多种,个个精工细作、技艺独到,令人爱不释手。

吴健明正在制作鱼灯。

    记者采访当天,吴老正在家中制作鱼灯。他虽然年纪大,但制作起鱼灯来却是驾轻就熟。仅仅两个多小时,一只栩栩如生的鲤鱼灯便从他手中“跳跃”出来,两腮和尾巴还在不停地摆动着,十分惹人喜爱。

    “正月十五一早,村民们按习俗到庙堂祷告。晚上,全村男女老少手举各式各样的鱼灯到村广场集中,结队沿着村道小巷且舞且游。伴随着锣鼓声和爆竹声,鱼灯轻盈‘游动’、栩栩如生,气氛异常热闹。游鱼活动一般持续四个多小时,至深夜游遍全圩后结束。最后,大家把得意之作和时年的生肖鱼灯拿回家收好,受损的鱼灯则烧掉,以求吉利。”谈及游鱼时的情景,吴老更是滔滔不绝,说到高兴处,还手舞足蹈地现场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鱼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北坡圩男女老少都会制作鱼灯耍“鱼龙舞”,为了更好地促进“鱼龙舞”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北坡圩还开展鱼灯大赛,从中推选出能手为传承人,目前已经物色到了杨松和肖日猛分别为第五、第六代传承人。

    数百年来,遂溪北坡“鱼龙舞”不断传承和发展,“鱼龙舞”活动越办越大、越办越好。近年来,在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下,“鱼龙舞”于2012年参加了首届湛江民间特色技艺展演,2013年参加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并获得银奖,2016年以其为主要内容的新编大型民俗节目《海国英风》搬上舞台,近日获邀参加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遂溪北坡“鱼龙舞”已逐步走出遂溪,走向国内外,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