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从2012年10月27日起和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的金沙湾海滨浴场、渔港公园海滨浴场,使湛江成为广东首个中心城区即拥有亲海玩海、游泳健身海水浴场的城市。
这段时间以来,湛江市区各海滨浴场人流量越来越多。结实的肌肉,矫健的身手,犀利的眼神,酷酷的装备……炎炎烈日下,户外高温作业的救生员成了海滨浴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人数不多却负责着偌大的海域,辛苦自不必说,肩上的责任才是最重的。近日,记者先后几次来到金沙湾海滨浴场和渔港公园海滨浴场,“零距离”体验救生员的工作。
【现场体验】
高温下记者体验不到半天便被晒晕
先后喝了5瓶矿泉水还是口干舌燥
记者用望远镜监测浴场海面
救生员帮助不习水性的小朋友上岸
记者与救生员乘坐巡逻艇劝阻越界游泳的市民
为了体验救生员的工作,6月7日中午12点,记者就来到金沙湾海滨浴场。蓝蓝的天空,连云彩都没有几朵,猛烈的阳光直射下来,把沙滩烤得发出刺眼的金光。
据气象台的播报,7日当天最高气温33℃。走到浴场的沙滩上,记者明显感到不断有热浪从沙面直冲上来。刚刚从有空调的高考视频监控室采访出来,切换到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顿觉又闷又难受。
“快到遮阳伞下来,不要长时间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小心中暑!”一位救生员看到记者被晒得发呆,赶紧把我拉到遮阳伞下。这位救生员叫林伟,他说从中午1点开始轮到自己上班,当天属于中等强度紫外线辐射天气,所以虽然在伞下相对比直接暴晒要好一些,但还是能感觉到正午阳光的热辣,连迎面吹来的风都是滚烫的。
从下午2点30分开始,前来游泳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还出现了两位乌克兰美女的身影,她们非常信任地把随身物品放在我们旁边,友好地笑了笑便下海了。“浴场很受欢迎,每天都有很多本地的、外地的甚至外国人来游泳,救生员的责任很重!”今年41岁的坡头籍救生队队长骆亚平说。
记者随后跟着骆亚平巡岗,发现除了在岸边沙面或12米高的瞭望塔上定点观察,救生员还要在海岸或浅水中来回巡察,发现有什么情况就在对讲机里随时报告,用来提醒游客的呼喊声和哨子声在海岸边此起彼伏。到了下午近4时,下海游水的人更多了。这时,记者跟着救生员开着救生艇到更远一点的海域探视,发现有越界者就要求他们游回头。大部分游客非常配合,但有的却自认为泳技高,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才肯回到安全区域。救生员说:“在这里工作几年了,我们都非常清楚——安全区域之外哪个位置海中有深沟,哪里有大坑,这些都是重点需要注意的。”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是下午6时了,阳光没那么热辣但气温还是很高。因为全身心投入体验,才发现已经喝了5瓶矿泉水的自己还是口干舌燥;长时间喊话、吹口哨,加上热气攻心,嗓子沙哑了;没有戴墨镜的情况下长时间全神贯注盯着海面,加上被太阳晒、海风吹,眼睛似乎要冒出火来,又酸又痛不时掉泪,头晕眼花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暴露在外的脸部、手臂、小腿等地方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摸上去辣辣的,难受。
【酸甜苦辣】
至今救了11个溺水游客
白净靓仔晒成“黑炭头”
“卓记者,你是初次体验,加上没有准备好墨镜等必要装备,所以才感觉不适。这种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对我们救生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演练——冲刺救人
救生员在海岸线上巡逻
记者在瞭望塔上巡视四方
救生员林伟出生于1965年,霞山石头村人,过去曾做过卖衣服等生意,“我干救生员这一行已经8年了,前几年在霞山海滨游泳场做,后来赤坎金沙湾海滨浴场一开我就来了,是这里老资格的第一批救生员。”
如果是上早班,林伟很早就起床了,吃过早饭后骑着电动车驰骋15公里,从石头村开到金沙湾,一直干到和前来换班的同事交接之后,才有时间吃饭。如果是下午班,下班后回到家往往已经晚上8点了。“人命关天,总之工作时不能擅离岗位,连上厕所都要向队长报告,经过批准、有同事暂代后才能去。”
问到他为什么要选择当救生员时,林伟爽朗地笑了,“从小就喜欢玩水,水性好。能够从事跟水有关的工作,又能救人积德,何乐而不为?”据介绍,自从到了金沙湾海滨浴场,林伟总共救起了11个溺水游客,“2013年救了1人,2014年救了1人,2015年救了5人,2016年救了4人……今年,希望今年不要有游客溺水。”
记者看到好几段林伟救人的视频,只见火眼金睛的他发现险情后,先是从岸上迅速跑至深水区,然后一个猛子扎到海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正在几十米外不断挣扎的游客,其他救生员也赶来帮手,合力将溺水者带到岸上紧急救治。
林伟说:“救的人里面,以青少年为主,都是因为游到浴场划定的安全区域外才发生溺水的。比如2016年夏天,我在金沙湾浴场救了一名体重达80公斤的青壮男子,他是廉江人,因为退潮不知不觉跑到安全区域外游水,突然陷入几米深的坑里,发生溺水。我去救时,已经喝了好几口海水的他,好像看见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下意识想正面扑过来紧紧抱住我。我赶紧闪开,转到他的侧后方,用正确的救人姿势带他上岸。”
“被救者都感激涕零,哪怕是有些大男人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也会后怕到放声痛哭。有的人当场拿出现金要答谢我,我都一一婉言谢绝了。”林伟说,“这是我们救生员的工作呢,应该做的。”
“我们都要接受严格的培训,通过考试拿到救生证后才能上岗。平时,还要坚持演练,以备不时之需。”救生员徐转陆说,自己父亲原来是一名海军,后来又转当陆军,“就是在那一年我出生了,所以父亲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我们全家都对大海有很深的感情。说实话,刚开始来这里工作,是因为我对大海非常热爱。”徐转陆说,来了之后才发现,其实大海救援比在游泳馆救援危险多了,游泳馆发生的危险情况基本上都是腿抽筋引起,而在海上则会发生各种复杂险情,每次救援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徐转陆还掏出手机,翻出自己原来的照片,笑着对记者说,“看,我以前的皮肤很白的,靓仔一个!来这里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晒成了一个‘黑炭头’了,呵呵!”
■体验手记
守护安全也要靠市民和游客自觉
浴场管理方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说:“现在还不是人流最高峰。等大、中、小学的学生放暑假,加上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那时到金沙湾海滨浴场和渔港公园海滨浴场玩的,高峰期将会达到上万人,其中下海游泳者将有三、四千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做好浴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李先生特别建议和强调,千万不要到浴场所划的安全区域以外游泳,“因为安全区以外的海域水情复杂,有深沟、坑、旋流、暗礁和淤泥等;不要长时间暴晒游海水,游泳时间不要过长;涨潮、落潮时海面看似平静,但海面下容易形成暗流,如果体力不支一不小心便会被卷进去。游客不要觉得自己泳技好就麻痹大意,尽量不要在水深超过1米的海水里游,一定要使自己保持在救生员的视线有效范围内。小孩游泳,必须要有大人看护。”
“我经常来,和这些救生员是老朋友了,他们工作兢兢业业,周末和节假日更加紧张忙碌,日晒雨淋确实挺不容易的。”65岁的赤坎市民黄保荣说,自己每天都会到金沙湾浴场游泳,有时候还带家人一起来,“这里的环境非常好,不久前,我还带广州的朋友来玩水呢。正因为救生员尽职尽责,金沙湾浴场才如此美丽。”
重庆女游客安歌是第一次来湛江玩,“湛江的救生员真棒!他们不但本职工作勤勤恳恳,问他们湛江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也非常热心地解答,客串起城市导游向我们这些外地人推介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