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厕所革命”:“改”出美丽宜居乡村

2018-01-08 10:5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赖寒霜

    南三建起首个无障碍公厕

    近日,坡头区南三镇路西村,新建的首个无障碍公共卫生间进入收尾工作。

    据工人介绍,该卫生间深度7.2米,长度9.8米,占地面积约72平方米,除了传统的(男、女)分区外,更加人性化地设立了残疾人卫生间与无障碍通道。

    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南三区改建新建公共卫生间59个,在用及新建民居全部建有标准的三级卫生间,片区的露天粪坑已全部清拆,基本实现村民卫厕使用率100%。记者 郎树臣 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四通五改六进村”到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湛江的农村接受了一次次“革新”的洗礼,旧貌换新颜,涌现出一条又一条美丽宜居新村。而这一切始于改厕,并且伴随着从“猫茅坑”到“坐马桶”的变更和厕所设备的更新换代,湛江乡村逐步挺进“生态美”。

    臭村场变得生态宜人

    日前,记者走进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这个曾经以“茅厕围村”而闻名的村子,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昔日的“周边茅坑”变成现在的荷花池塘,绕村开放。行走在村场林荫小道,花木扶疏,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上世纪80年代前,蛤岭村每家每户都在村边用石块茅草围起一个简易厕所,村民称为“茅坑”,成排成行,露天直晒,村场常臭气弥漫。

    改革开放后,蛤岭村人纷纷外出闯世界,并逐渐有村民回乡建起楼房和屋内厕所。2001年起,全村大搞生态文明村建设,掀起了全面的“厕所革命”,拆除村场所有的露天茅坑,在村边相继建起漂亮的公厕,村民家里楼上楼下建了几个抽水直排厕所。为彻底清除污臭,该村还建起集体猪舍和地下排污管道,连接每家每户,生产生活污水及排泄物每天都通过管道送到村外三级处理池进行净化,无害化排放,整个村场空气清新,生态宜人。

    走进村民黎少莲的家,一栋三层楼房,每层都建有一个自动直排的厕所。“一家四口三个厕所,简便清洁,以前那种污臭景象不复存在了。”黎少莲笑称。

    户户小楼,家家厕所,同时,在村口、村东、村西共建有三座公共厕所,蛤岭村村民告别蹲茅坑,轻松如厕。村干部陈亚上说,新建的公共厕所,如厕后自动冲洗,每天还有人员搞卫生,就算外来游客,在蛤岭也能“匆匆的来,松松的去”。蛤岭村的“厕所革命”,换来的是幸福的新日子。

雷州市附城镇河北村的公厕。记者 刘冀城 摄

    从蹲茅坑到“休闲如厕”

    来到廉江市安铺镇港头村新港路,这条连接港头13条自然村并通向镇区的乡道,已修改一新,亮化美化。村民笑着说,以前新港路是条泥土小路,沿路建有不少茅坑,大家管它叫茅坑路,一路臭烘烘的,如今成美丽的风景路了,一路清新翠绿。

    港头社区13条自然村7600多人,集中居住在九洲江出海口周边。曾经港头有一特殊“风景”,家家露天茅坑沿着江边或新港路排列,每天晨起村民排队蹲坑,臭气弥漫。到安铺镇赶集的村民当时就有一句话:早上莫走新港路,莫到江边走。

    如今走到港头,新港泥土路已变成宽大的水泥硬底路了,绿树成荫。江边也整改一新,建成沿江长廊,游人如鲫。

    居委会书记陈豪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湛江推行“四通五改六进村”活动,港头13条自然村一起行动,改路改水改厕,1300多户村民几年间全部从屋边茅坑改建成室内冲水厕所。随着新世纪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开展,新港路和沿江的几百个茅坑全部拆除填平,绿化美化,昔日臭气熏天的地方如今变成了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茅坑、蹲坑在港头已成为历史,且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如厕趋向更清洁、方便、舒适。村民邱富刚建成一栋四层的楼房,每层都有一个宽大的卫生间,每个卫生间都装设有一个自动抽水马桶和一个冲水蹲厕,干净漂亮。邱富说,以前蹲茅坑,不方便又不卫生。现在脚虽然不灵便了,但坐在马桶上,可随意看书看手机,轻轻松松,完事了往马桶盖冲水键一按,一了百了。“要说农村生活变化最大的,算是如厕一事了。”

    “改”出美丽宜居乡村

    从南海春潮涌动的徐闻县海安镇白沙村,到吴川市王树港北部边远村子,从东海岛到乌石港,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湛江的农村已告别昔日的“脏乱臭”,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蹲茅坑”“猫茅厕”的现象不复存在,广大农民挥手告别了“如厕难”。湛江农村从改水改厕到建路建新农村,一路走过,农村新旧更替,涌现出一条又一条美丽宜居新村。

    吴阳镇委书记陈谋对记者说,吴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全面改水改厕,全镇154条自然村20000多户村民,目前全部完成改水改厕,并且有约三分之一的村子还建成村场公厕。生态文明之风劲吹,100多条村子建成县级以上生态文明村,村场清洁,村风文明,昔日遍布的茅坑、蹲坑,现在已基本看不见,大多数变成了绿地、公园。

    遂溪县河头镇是个农业大镇,也是雷州半岛一个典型的欠发达乡镇。然而该镇100余条自然村全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有60多条建成了市级以上的生态文明村。田寮是该镇贫困村,但村民筹资200多万元进行改水改厕通路后,建成了美丽的小村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