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家长带小孩到书店购书。
在幼儿园里,孩子以玩乐为主,言语和行动都较为自由,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得非常细致;而到了小学,孩子以学习为主,上课、休息、玩乐有固定的时间表,小学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学业,对孩子生活的照顾不会太多。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那么,对于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他们适应校园新生活呢?
麻章中心小学老师彭秀珍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和级组长,她介绍,刚进入一年级的新生,很多都会有不适应的表现,例如上课时喜欢说悄悄话、开小差、睡觉等。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除了购买好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外,家长还应该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在小学,老师主要传授知识,生活方面的照料慢慢减少,孩子和老师在一起时间会减少,关系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很容易让孩子措手不及,于是各种“麻烦”接踵而来。上学期间,孩子不会系鞋带,不知道吃饭喝水时间,上课不敢向老师报告上洗手间等等问题,怎么办?除了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也要行动起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能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做的事情,都让他自己去试试,多鼓励孩子。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彭秀珍认为,在孩子刚入学这段时间,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更需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件事。六七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有的还比较贪玩,父母要督促孩子,回到家,先完成当天学习再娱乐。彭秀珍说,有的孩子爱看电视,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在学习时间上,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保障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二天上学有充沛精力和良好状态。
彭秀珍强调,父母督促孩子学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暴跳如雷,却不反思自己一回到家里就玩手机看电视的行为,甚至在家里打麻将,破坏孩子学习的学习氛围,这种父母是没有责任心的。因此,家长要在家里创造学习氛围,为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喜欢看书的家长,可以在家也准备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的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喜欢看书,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学看书。不喜欢看书的家长,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看书,或者给孩子讲故事。刚入学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家长可以坐在孩子身边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认字有限的孩子读不懂作业题目的意思,家长可以帮忙读题。孩子作业完成后,家长要检查一遍,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让孩子及时改正;如果孩子做得又快又好,要学会适当地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尊重。
对于孩子刚开始上小学的不适应,父母不用很着急,孩子的适应是要有一个过程的,父母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彭秀珍建议家长,父母一定要尽量多地陪伴孩子,重视跟孩子多交流,鼓励孩子多说说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与心理感受,要正确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