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都知道,手足口病多发于春夏相交之时,但却很少人知道,在秋季手足口病也有可能出现发病小高峰,市民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工会主席、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何日东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等也可传播,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母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重症病例发病风险最高。
何日东提醒,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由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此外,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儿童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净双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随后要立即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勤晒衣被。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疱疹,及时送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时应做好健康监护和居家消毒等。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