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到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走访,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呈现眼前,菠萝世家、丰硒良姜等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各种货车游走于宽大的工业园区内,卸货装货,输送四方。
徐闻生态工业聚集区规划整齐、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记者 李忠 航拍
作为徐闻县民营企业的主战场,集聚区规划总面积1.2万亩,前期开发面积1308亩,规划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科技、低碳环保等新型工业为主,兼顾承接珠三角和海安工业园工业转移,打造新型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集聚区。
据了解,近年来,徐闻县委、县政府围绕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的工作目标,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户、跟踪服务和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实现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了解政府经济政策。组织开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条”宣传学习活动,促使企业用好政策措施,共享政策红利,增强投资制造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为振兴广东实体经济共同努力。
——全力开展“三服务”暖企活动。解决晶科迈胜水库光伏发电项目、衍鑫峙头村光伏发电项目等实际问题30多个,取得了较好成效。
——优化登记流程,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网上提交材料、网上审查核准、网上核发执照、网上自动存档、网上公示”的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申请人无需到登记窗口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只需在电脑前键对键操作,完成实名认证、电子签章、材料提交、线上审核、快递证照、电子归档等程序即完成登记申报,避免了到场签署、窗口排队等候、材料往返修改的繁琐,真正实现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2018年10月底,成功申请办理全程电子化的企业共170户。
——开展政银合作,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该县市场监管局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与发挥各方职能和资源优势,共同搭建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推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共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支持。
——促小微上规模,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更多小微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组织推荐重点小微企业申报湛江市“互保贷”,动员中小微企业申报信贷风险金补偿项目。目前已确认该县已有3家企业被认定入池“互保贷”篮子。
——整合资源培育品牌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徐闻县产业转移园拓展区入园管理暂行规定》,强化招商选资,引导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大力推动农海产品深加工、新能源产业等发展,为该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建成徐闻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中心为主导,进一步为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推送、诉求办理、融资增信、产品展示等服务。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园区电网、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功能,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注重依托丰富质优的农海产品资源,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
——积极为中小企业申请上级财政支持。先后为广东原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永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进一步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