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见证吴菊芳战时收养3万多名难童

2019-07-29 15:0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陈凯杰 通讯员胡贤光

近日,吴川市民李亚德捐赠了一件漆器给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这是一个绘有意为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图案的漆碟,上书:“德智群体,家校场营,千秋足迹,艰苦历程。吴菊芳题。”

李先生捐赠的漆碟。

据悉,吴菊芳祖籍安徽泾县,191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北宜昌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出任湖北荆州道台,后为宜昌府治,之后她随任职北京的父亲去了京城。北洋军阀倒台后,随父亲回到宜昌。曾在北京、宜昌求学,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

1932年,吴菊芳与李汉魂在广东韶关结婚。抗战时期任广东儿童教养院院长、广东妇女生产工作团团长。1938年秋,日寇侵略南粤大地,广州一带相继沦陷,广东的政治中心被迫从广州转移到粤北曲江。此时,李汉魂将军任国民党广东省主席,夫人吴菊芳则被派任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导致沦陷区大批儿童颠沛流离、亲人失散,吴菊芳心痛不已。她向多方征求意见,认为新运妇女会的首要工作就是抢救难童、教养难童。于是,在李汉魂将军的支持下,吴菊芳四处奔走,亲赴重庆,向各方请求抚养军人遗孤款项,抢救战区难童,此举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并获准成立广东省战时儿童训练团,收容各方面搜救出来的难童。

在抢救难童的同时,吴菊芳也开始操劳难童们的教育、培养工作。1939年8月,训练团更名为广东儿童教养院,吴菊芳亲任院长,由于难童的人数不断增多,相继在连县、仁化、南雄、乐昌等地办起了7个分院,先后抢救、收养了3万多名难童。为了让难童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吴菊芳专门聘请了中山大学的崔载阳博士为儿童教养院教育顾问,并研究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方案和发展规划,儿童教养院实施“家、校、场、营”的教养体制,兼有家庭、学校、工场、军营4种性质。学生们在家庭式的学校里生活、学习、工作和训练,接受“抗战必胜”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国家战时儿童的生存和成长作出了贡献。

该漆碟是当年吴菊芳为广东儿童教养院专门制作并题字的纪念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