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渔民拉大网拉到疑似古沉船龙骨》追踪

2019-09-20 16:0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骆丽华

考古专家准备下水科考。 通讯员 余国强 摄

前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崔勇一行6人,再次乘船出海寻找古沉船,可惜并无收获。昨天,他们已将疑似古沉船重要构件的长木头运回广东省博物馆保护。

考古研究所人员在出海下水考察前,前往沙角旋海边考察了日前发现的疑似古沉船龙骨的木头。经崔勇鉴定,他认为还不能断定这是古沉船的龙骨,但是可确定这应是古沉船一个重要的构件,从发现的这段船体结构推测,船长应该超过30米。他说,古沉船对于研究船舶史、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研究,都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物。

前天中午,风浪非常大。专家一行乘船来到了17日古沉船定位的海域。但是由于风浪太大,在当天定位的地方已经找不到疑似古沉船的突出物。专家们估计是由于泥沙又将船掩埋得找不到影踪。水下考古中心研究员6次下潜都无功而返,一直忙到傍晚的六七点,都找不到沉船的突出物,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不过,崔勇表示,因为已经对古沉船的位置做了定位,等到下次时机成熟,古沉船轮廓突显出来,还是会继续回来进行下一步的考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昨天回广州,中午时,专家们请来平板运输车,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条长15.5米、疑似古沉船重要构件的木头装车,将其运回广东省博物馆,届时将由专业保护人员对其采取进行脱水、脱盐、填充等保护措施。崔勇表示,下一步怎么做还要逐级上报。

据了解,吴阳古沉船GWⅠ号是在1964年发现的,也是我国水下考古的第1艘古沉船,阳江的南海Ⅰ号是1987年发现的。这两艘船都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物。GWⅠ号古沉船的造船技术是处于木头船与铁船之间的过渡期造船工艺,目前我国发现这种造船工艺的古沉船只有两艘,而吴阳这一艘是其中之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