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危重医学科医护人员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张锋锋 摄
经过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1月29日,湛江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这天大喜讯的背后,是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默默付出。
当危险来袭时,冲在最前面的是医务人员。他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给病人希望,自己却承受着风险,还有不为人知的压力。1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直击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线,并与ICU隔离病区的主治医生和值班护士面对面交流,了解疫情最新进展,还原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生态。
记者:你们医院最早是什么时候有第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
主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的组长、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华锋:1月14日。从武汉探亲回湛的戴女士,突然感觉乏力气促,无食欲,发烧。当天,戴女士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被医院作为新型冠状肺炎疑似病例收诊进行隔离治疗。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附属医院立即成立由党委书记李明意,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刘华锋为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张远起等为副组长的医院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全院大会诊拟定了患者诊治方案,从这一天起,整个附属医院全力以赴,通力协作。
如果把感染病房比作“战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危重医学科(ICU病房)主任,同时也是湛江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病例的主治医生邓烈华便是病房外负责制定治疗方案的一线指挥员。
记者:接收首例疑似病例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危重医学科(ICU病房)主任邓烈华:原本已定好回乡探亲,收治首例疑似病例时,发现与普通肺感染不一样,便意识到了此次有可能是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决然取消回家的行程,根本没有思考过太多。作为ICU的医护人员,责任心、使命感和专业技术同样重要,首先你得吃得了苦,因为突发情况在ICU科室是正常情况。面对突然发生的疫病谁都会担心,但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能坦然面对。
记者:你们是如何首战告捷的?
邓烈华:新型冠状肺炎分为轻症、重症、危重症,戴女士入院时,便是重症,加之年纪较大,情况十分危急,半点不敢怠慢。当时紧急腾空病房、强化科室人员防护工作培训、疫情上报、接待省级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投入战斗……
作为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组的专家成员之一,邓烈华不但担负着附院收治的重症患者救治任务,还要指导及协助全市各县区医院收治疑似病例的诊断、隔离防护工作的运作、治疗方案的商讨制订等等。“我现在就像个陀螺,整天转都没停过。”经常半夜一个会诊电话打来他便要踏上征途,前去协助诊断。“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只希望能尽早控制疫情!”这就是他的心声,为了人民健康,他愿意付出一切。
当记者要作进一步采访时,“那真不行,我马上要开疫情通告会,接下来还有几名病人要观察,我们边走边说!”邓烈华主任急匆匆地回应道,他紧扯一下口罩,同时快步走向住院大楼。
这个春节,湛江大部分老百姓是“半步不离家”,但是对于附院感染病科和重症病科的全体医护而言,是“有家归不得”。记者了解到,附院为近段时间近距离接触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医生护士们安排了集中住宿,以方便观察,每天的饭菜也是专人送到三人宿舍的门口。
为了抗击这次肺炎疫情,附院领导班子成员和行政人员全部放弃休假,从年初一开始值班至今,加强了急诊室、发热门诊的消毒和体温筛查,并加派多名青中年医生到相关科室24小时轮班值守,以疫情为令,未雨绸缪,全力应对,争取让防控工作覆盖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感染性那么强的病毒,开始会有一点担心,但看到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它,都知道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我反而放心了。”附院危重医学科住院医师、今年33岁的肖文凯微笑说:“我到现在还没和家人说这事,免得他们担心。”
肖文凯的老家在江西,他已经连续两年春节没有回去了。“大过年的不想家吗?”记者问。“服从安排。”肖文凯轻描淡写地说:“已经接下的病人,我怎么能放手不管。”
肖文凯医生是距离患者最近的人,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使他经常身心疲惫,吃盒饭时,拿筷子的手都在颤抖,他却总是笑着说,只要患者病情好转,再苦再累再危险,也值!
作为该科室的“管家”,这段时间,护士长卢月珍也忙了许多——口罩、鞋套、防护服等都不可缺,对科室护士的心理动向,她察微知著,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确保全员全神贯注奋战在救治第一线。
记者:这段时间,你全天候在医院,家里老人孩子怎么办?
卢月珍:作为子女、妈妈,我很想陪在老人、孩子身边,但疫情面前,我们只有投入战斗,早早把孩子送到电白亲戚那里了,据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把孩子送到了其他地方。
“患者戴女士刚确诊的时候,内心满是恐惧,每天见到医护人员都会问,‘我的病情怎么样?有没有机会治愈?’戴女士的脸上更是愁云不散。全家人的心都紧紧揪着,每天都在关注疫情新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威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有空就与老人聊天,让患者宽心。
刚参加工作半年的护士吴文婷,是1997年出生的女孩子,本想趁春节放假出去玩放松放松,然而,面对疫情,她毫无怨言,自觉留下参战,在病房护理患者。
“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除打针、喂药,还要为病人喂饭、抹身……”护士长卢月珍说,目前,他们科室13个护士三班倒轮流值班,24小时护理病患者。
记者:会不会担心被感染?
吴文婷: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是普通人,最开始时,心理压力也有。但我告诉自己,既然干了这一行,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在病人面前,我们就得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认为医护人员不能说特别伟大,也不是特别高尚,但至少是比较勇敢的职业。在这样一种艰难的时刻,作为医护人员我必须得在一线。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正是这些白衣天使舍身忘我的无私奉献,筑起了一道阻击疫魔的坚固防线,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