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愿给更多人戴上“心理口罩”

2020-03-02 16:0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文秋华通讯员 王丽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人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种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疫情期间,在湖北老家休假的广东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万家和老师以切身经历,在线辅导他人做

    普通感冒

    让全家人虚惊一场

    万老师在去年腊月二十八回到湖北老家和父母团聚。在武汉工作生活的哥嫂也同日返回老家。一大家人忙着准备年饭,迎接鼠年新春的到来。去年腊月二十九上午十点,武汉封城。这使离武汉200多公里远的江汉平原乡村的节日气氛与往年不一样。去年腊月三十除夕年饭后不久,万老师的哥哥得知他在武汉同办公室的搭档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心里很难受。全家人看春晚的心情都没有了,早早睡下。大年初一凌晨两点左右,睡梦中的万老师被哥哥的呼喊声惊醒。他哥说:“浑身乏力、发冷,还有点咳嗽,很可能得了新冠肺炎。”在慌乱中,万老师的哥哥甚至让他嫂子和他在卧室门口听他口授“遗言”。

    作为密切接触者,万老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下来。想到还不足一岁的儿子和他妈妈在外婆家过年,万老师赶紧给妻子留言,交代“后事”。告诉她:“万一我活不下来,希望你能够好好生活,把孩子养大。”另外他还给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和同事留言,万一他不幸遇难,请他们有空关照一下自己的妻小。

    在一阵手忙脚乱和不安担忧后,万老师和家人考虑到医院人满为患,就诊过程中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很高,最终决定让哥哥在家隔离观察一天。幸运的是,两天后哥哥的咳嗽、浑身无力发冷等症状消失,能够正常起居饮食,压在全家人心头的石块暂时落下。

    但为了保险起见,全家人依然采取每人睡一间房和分餐制等方式继续隔离观察。居家隔离的十四天观察期终于在忐忑不安中熬过去了。

    网络自媒体信息五花八门易引起焦虑

    这次虚惊一场的经历,让万老师深刻地意识到:受网络上各种有关新冠肺炎的言论信息影响,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需要心理援助。正好学校心理学与行为医学实验中心主任谭健烽博士提议组建心理援助志愿团队,万老师马上报名参加。他说:“我身在疫区,有切身的体验,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处境。”

    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万老师更加真切的了解到,很多人的恐慌和焦虑大部分源自于微信自媒体上流传的五花八门消息。一旦身体稍有不适,焦虑情绪者就会立刻担心地想:我是不是感染了?

    每次接到这种信息,他会耐心倾听求助者的诉说,以自己切身经历,鼓励对方放松情绪,告诉他们,在身边没有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的情况下,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我有轻微咳嗽,‘感觉’自己发烧。怕是家人在工作场所感染新冠肺炎再传染给自己。”线上有人跟陈老师说。万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让他们知道焦虑和恐惧是正常反应,但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逐步排除法来降低焦虑和恐惧的程度。

    鉴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他不会主动联系求助者,但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他会及时通过微信或电话来倾听和陪伴。万老师说:“面对求助者,我要做的就是仔细倾听和耐心陪伴。以我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安全锚,让对方逐渐心安,就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

    给心理“戴口罩” 静候春暖花开

    随着咨询人数的增多,这个在湖北为他人戴上“心理口罩”的万老师成为求助者的“定心丸”。他说:“我被困在湖北乡村,村村封路,生活有些不便。但是,与在武汉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困难算什么。每次看到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的消息都被感动得眼泪直流,希望大家都要平平安安。”

    据了解,万老师的堂妹在他家乡所在县的人民医院做护士长,春节期间加班在一线支援病毒科室,在湘雅三院工作高中同班同学也来武汉协和医院支援一线抗疫。万老师说,每次在微信群看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报平安的消息,就很欣慰。希望每一个人都做好预防工作,调整好身心状态,共同抗击疫情。万老师希望,大家都要淡定,给心理“戴上口罩”,静候春暖花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