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盘活历史资源 乡村振兴注入 红色动力

2020-04-21 16:2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文秋华 见习记者钟文辉 通讯员谭总 蔡国屏 图/记者文秋华

墩尾村革命纪念馆。

    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是革命老区村,成功入选了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实施的“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60个“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去年底,位于墩尾村的徐闻墩尾革命纪念馆建成,中共徐闻县临时工委旧址亦修缮完成,墩尾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将成为粤西地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活力。

    历史悠久

    海岸线长丛林茂密方便战士行动

    徐闻县革命历史悠久,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下洋镇,可以说是徐闻革命斗争中的前沿阵地。1939年冬,中共遂溪中心县委派遣林飞雄返回徐闻开展抗日战争,他以下洋中心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为中共徐闻特支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3月,中共徐闻特支在下洋镇后村小学成立。1945年,下洋武装起义失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搜捕杀害革命者。1946年6月,共产党员在下洋枝仔村建立了交通联络情报总站。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同年12月中共高雷地委与粤桂边区第二支队党委召开会议,决定派第八团南下解放徐闻。1949年1月6日,粤桂边区第二支队党委在墩尾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成立了中共徐闻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同年4月初,中共徐闻县工作委员会成立。8月,中共徐闻县委员会成立,全县基本设置了区乡党组织和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2日,徐闻宣告解放。

    下洋镇何以在革命战争中承担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共徐闻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又为何设立在墩尾村呢?有研究者认为,下洋镇海岸线长,有海港码头,利于运输物资、交流情报、方便撤退。此外徐闻县境内地势大多平坦,唯有下洋镇一带有丘陵、山岭,地势高低起伏,且当时的丘陵大多没有开荒,生有茂密的原始树林,为我党开展革命战争提供了天然屏障。

墩尾村革命纪念馆展厅吸引游客。

    传承精神

    建设“红色村”推进乡村振兴

    墩尾村是徐闻县下洋镇革命老区村,原墩尾小学就是中共徐闻县临时工委旧址。自墩尾村2017年底纳入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以来,市县镇三级高度重视,将“红色村”建设作为落实各项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墩尾村党性教育基地于2019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9月29日正式揭牌,占地面积达12800平方米,主要由革命纪念馆和临时工委旧址以及革命事迹浮雕墙组成。其中主要的革命纪念馆和临时工委旧址两栋建筑均是充分利用旧址上原有旧房屋进行改建,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规划、整治美化,达到村、馆一体化。

    墩尾村革命纪念馆展厅内,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为投身革命、掀起土地革命浪潮、高举全民抗战旗帜、壮大组织解放徐闻、解放海南、功在徐闻5个板块。馆内有着大量宝贵的文物史,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徐闻地区革命活动的足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让参观者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修缮后的临时工委旧址内还有革命场景展示区,通过人物雕塑重现历史事件场景,体现了下洋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抗战,砥砺前行。

    全民支持

    以打造党性教育基地为抓手建设新农村

    墩尾村作为一条红色革命氛围浓厚的村庄,团结、奋进、不畏艰苦的优良革命作风在世代村民中延续。在打造红色革命村的过程中,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墩尾村村民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积极参与。乡贤村民慷慨解囊。这个小村庄竟然筹集到三百多万元资金用于建设,以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红色精神传承之歌。

    村民王朝满介绍,墩尾村以打造党性教育基地为抓手,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民对此都纷纷称赞。此外,党性教育基地也可为青少年儿童提供直观、生动的教育课堂,让孩子们对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下一步,墩尾村将持续打造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深度契合的特色配套民宿,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