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摘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2020-05-24 11:0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陈荔雅 记者 陈彦通讯员 孙远辉 李昶

    “仅肥料就给了6吨!国家和公司的帮扶,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站在一望无垠的甘蔗地里,皮肤被晒得黝黑的罗三珍开心地笑了。

    曾经柔弱的她,如今一个人耕种了79亩甘蔗、5亩香蕉,在湛江农垦的精准帮扶下,成功摘掉了“穷帽子”,靠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突遭意外,

    用善良抵挡生活辛酸

    破旧的房屋、瘫痪的丈夫、幼小的孩子、干不完的农活……这些都是压在她肩上的生活重担。

    人人都说,罗三珍是个乐观善良的人,但背后有多少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罗三珍是湛江农垦广前公司职工,她和丈夫林保权承包了40多亩岗位土地种植甘蔗,儿子上小学,一家三口的日子原本过得平淡而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林保权发生严重车祸导致瘫痪,住院期间花光了所有积蓄,还留下了10余万元债务。

    罗三珍把丈夫看作自己生活的“战友”,不抛弃、不放弃。她每天都要给丈夫喂饭、翻身、擦洗身体、脱衣穿衣、清理大小便、洗衣服……担心丈夫一直躺着,腿脚血液不流通,她坚持定时为他按摩,用中草药热敷伤腿。五年来,罗三珍除了扛起所有的生活重担之外,还耐心细致地照顾着丈夫,毫无怨言。

    对丈夫如此,对社会亦如此。平时,罗三珍会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如卫生整治、水沟清理、蔗场平整、抗旱防寒救灾等,台风后积极参与队组织的疏通道路、扶正倒伏树木等。

    因病致贫,

    用坚韧意志对抗困苦

    为了偿还借来的医疗费用,罗三珍自己一个人承包岗位地46亩,种植3亩香蕉。早上四五点钟就要出去劳作,为了省钱,不请工人,从种甘蔗、田间管理到运输,大部分的活都是她一个人做,以前没干过的活也尽量学着自己干,不懂的就向队里的生产能手请教、学习。农闲时还自学了驾驶手扶拖拉机。

    种甘蔗期间,她晚上经常要戴头灯劳作到很晚,有时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家里。农闲时,她也会去附近做点小闲工,帮别人种甘蔗、砍香蕉芽、套香蕉袋等,尽可能多地赚点钱补贴家用。

    罗三珍对瘫痪丈夫不离不弃、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的坚韧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感动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夫妇俩的同学、朋友纷纷伸出援手,从经济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生活上左邻右里也经常帮忙。

    精准扶贫,

    用勤劳摆脱生活困境

    境况的改变要从2016年说起。

    这一年,湛江农垦广前公司将罗三珍定为精准扶贫户,相关领导和工会多次组织人员对罗三珍一家进行慰问,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并协调广前公司和生产队组织生产骨干帮助罗三珍发展生产。

    在产业帮扶方面,依据罗三珍的生产能力,该公司帮助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其承包岗位土地由2016年的38亩增加到如今的79亩,自营经济土地面积由3亩变为5亩。三年多来,广前公司先后向其无偿划拨2.5吨羊粪、0.4吨复合肥、1.6吨尿素和1.6吨钾肥等,价值1万多元。

    在大病救助方面,为罗三珍丈夫林保权申请大病救助金14800元;在教育帮扶方面,连续三年为罗三珍儿子申请学校特困生补助一年500元,同时减免其就读期间部分代收代支费用;在政策帮扶方面,为林保权申请低保,每月490元,自2017年6月起至2018年5月止。

    凭着勤劳的双手,罗三珍逐渐还清了欠债,摆脱了困境,2019年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为4.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继续巩固了脱贫成果。

    “工作时勤劳肯干,生活中勤俭节约,我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甜。”清晨的阳光打在这位朴实的农妇脸上,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