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190多幅速写记录战疫感人瞬间

2020-08-13 15:5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刘金凤 图/记者何杰

首发仪式上,成功(左)向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赠送画册。

日前,我市纪实摄影家成功的作品《宅家抗疫速写日记》出版,并在中山市举办的全国纪实摄影人战疫成果与交流活动——“时代的观看 抗击新冠疫情纪实摄影的使命与担当”开幕式上首发。

《宅家抗疫速写日记》收录了成功在1月25日至4月4日创作的速写190多幅,多维度多方位反映“中国战疫”。《湛江晚报》为其开专栏《抗疫速写》,刊登了50多幅作品,其新颖、系统、密集的“日记体”记录方式引发关注,被称为是“疫情之下,有视觉跨界的当代艺术探索”。让我们翻开《宅家抗疫速写日记》,解读作者与作品。

疫情之下的角色转换

成功是湛江一位纪实摄影师。2020年春节假期,他原计划和家人一起去柬埔寨旅行,这时,武汉疫情引起了他的关注,观察了两天之后,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他随即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取消出国旅游,然后到附近的超市购买生活物资,包括口罩。

很快,武汉封城,国家号召广大群众尽量少出门,居家抗疫。成功每天守着电视新闻,刷着微信,关注着疫情动态,心情也随疫情发展而波动。无论是之前当新闻干事还是后来当纪实摄影师,他已经习惯了在现场记录事实,而疫情之下,他无法抵达现场,只能在家中隔着电视屏幕关注,心里奔涌着表达的欲望。

大年三十这天,他收到了绘画启蒙老师陈白水先生的新年祝福,并传来一个喜讯:两人40年前合作的一幅画获得了家乡“建国70周年文艺作品十佳美图奖。”这一意外的喜讯,唤起了成功再拿画笔的冲动和决心。老师也鼓励他“画笔别搁下了,继续画吧。”

这一刻,成功找到了表达的出口。是啊,只要是战士,无论手握任何东西,都会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纪事: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5日是中国传统春节,昨日累计确诊已经达到1287例,比前天多出457例,增速惊人。”这是《宅家抗疫速写日记》的第一篇,速写画面是三位医务人员正在抢救患者,速写说明写着:22日,武汉已经有15名医务人员感染。

这幅速写画在包装袋的一张牛皮纸上,拉开了成功居家抗疫日记的序幕。

《湛江晚报》开专栏连载

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成功白天看电视新闻和前线专题报道,把事件发展的节点、重大事件和舆情热点记录下来;晚上思考,次日清晨动笔。每天都画40分钟左右,有时一天画好几幅,其余时间就是看电视。从1月25日至4月4日,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完成速写190多幅!

1月26日,全国各地医疗救治队驰援武汉;1月27日,亚澳美欧11国超30例确诊,多国计划从武汉撤侨;1月28日,火神山、雷神山日夜加班加点建设;1月29日,全国各地社区防疫战役全面展开,基层警察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成为中坚力量;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31日,90后医务人员推迟婚期上一线抗疫;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0家商户因哄抬口罩价格被查处;2月2日,火神山医院完工,开始接诊,1400名军队医护人员承担医疗救治任务;2月7日,李文亮去世;2月8日,山东海南大量蔬菜供应疫区……

一幅幅速写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线,通过简洁的画面,有力的线条,准确而迅速地告知重要信息,组成了一个连续性、多角度、多方位的中国抗疫的纪事。疫情期间,众多以抗疫为题材的作品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而像成功以连续性的作品组成宏大叙事的却并不多见。最初,他把画的几幅发在朋友圈,引起了同行和媒体的关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网络平台、《广州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先后作了报道,《湛江晚报》第一时间向他递出“橄榄枝”,很快,成功《抗疫速写》以专栏形式在《湛江晚报》连载。

“成功能写能画,关于疫情期间艺术家的使命与担当,他写出了多篇极具份量的思考文章,分别刊发于《人民摄影》报的头版头条和其学术专版的头版头条。其战疫宅家的速写绘画作品更是令人敬佩,简约流畅的线条,勾画的是敬意、是热血、是激情、是力量,是摄影家以笔代镜反转其内心影像的表述,抒怀对抗疫前线工作者的真切关爱和无限敬仰。”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洁军说。

“虽然因为疫情宅在家中不能上最前线,但他迅速以战斗姿态调整了战位,及时把手中的相机更换成了画笔,面对滚动播报的电视疫情新闻,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影视场景转换成线条简洁、刚劲有力的画作,完成了一次摄影家的视觉转换。”国内著名摄影教育家黎明如是评价。

用作品践行使命担当

成功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画笔,有着25年军龄的他,一直坚信有文化担当的纪实摄影师应该用作品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在《宅家抗疫速写日记》出版前,他一直用相机记录和拍摄雷州半岛的海岸、村庄。“雷州半岛文化充满神秘色彩,让人着迷。”他以一名资深新闻干事的眼光,发掘雷州半岛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并用镜头记录下来,如东海岛人龙舞、太平傩舞、雷州的雷文化……其中,三个专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人类贡献奖”年赛,在百多个国家巡展。

湛江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文明孕育着雷州半岛,为了更好地探索和发现半岛遗存,他曾用8年时间做文化调查,沿着海岸线拍摄了两遍,给118条村庄留下了丰富的影像记录资料。徐闻的珊瑚屋,包宅村和金土村的长寿老人,硇洲岛制作龙虾标本的聋哑人,邦塘村、苏二村、庐山村的古建筑以及背后多元文化的融合……这片红土地有太多新鲜有趣的人和事,他看见、他发现、他记录,并在国家、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了上百个专题。

他的作品主题深刻,寓意深远,其中《渔夫的记忆》《梦,让艰辛与幸福同行》分别入选第13届、第15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并获优秀奖。《渔夫的记忆》还于2013年揽下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艺术摄影类)。此外,他凭着一批批纪实摄影作品,获得广东省第三届十大摄影家称号(纪实摄影类)。

作为一名时代的见证者,成功一直在路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