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学校开学,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收学费、家长被盗号、群里遭病毒侵袭等各类诈骗“陷阱”频出。近日,遂溪县遂城镇某小学一微信班群就遭到不法分子潜入,所幸发现及时,才降低了损失。
“各位家长刚刚收到学校通知,请各位家长交一下开学资料、练习题试卷、模拟试卷等资料费是192元,复印费6元,合并共198元整麻烦各位家长发红包交款,并备注好学生名字方便核对登记,谢谢。”10月12日晚8时许,遂城镇某小学一微信班群,“班主任”突然发出收费通知,引诱心急的家长发红包交费。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催款”,先后有多名家长发出红包,后被真正的班主任及一些家长发觉,抢回了几个红包。
据了解,该班群中有一名家长的手机被其孩子用来上网玩游戏,在游戏群里的成员要求其孩子发班群二维码,孩子年少无知,于是按照不法分子的提示,发了班级群的二维码。不法分子随后潜入班群,换上班主任的头像多次发出催交资料费通知,引诱家长们发红包交费,后被真正的班主任和一些警惕的家长发现,不法分子马上退群撤离。目前,班主任和校方人员已报警。
如何避免家长群诈骗“陷阱”?对此,警方提醒,老师和家长们可通过以下做法防范。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二防: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发现班级群中不是本班人员可进行移除处理。三查: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账号,高度模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账号无法频繁修改。(可以点开头像后可查看老师本人和学校是否实名来核验对方身份)。四问: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五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