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将推行12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公安部公布12项公安交管新举措。其中,“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年龄上限也将由70周岁调整为不作限制”这一项引起了市民的热议。
赞成
满足老年人出行需求
霞山居民廖伦健:
“年龄不应该成为能否驾驶的决定性因素。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做好核查工作,定期对年纪较大的老人进行身体状况和反应能力等进行检查,让符合条件的老人持证驾驶,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麻章市民郑震宇: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虽然岁数大,但身体都非常硬朗,随着政策的放开,相信有更多的老年人尝试驾驶机动车。”
赤坎居民黄毅: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放宽到70岁以后还能驾驶小汽车,既让我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让我们对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又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
谨慎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市民刘山:
“即便是70岁的健康老人,记忆力、平衡力、判断力都减弱了。眼力也不如前,所以我觉得老人驾照放开需要谨慎对待,年龄可以放开,但年检必须严格。”
市民肖云: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举措是为了迎合人口老龄化趋势。70岁以后还敢开车上路肯定是对身体机能有一定的信心,对于这部分人确实不该剥夺他们的权利。但希望交管部门能根据情况制定出更完善的细则。”
市民罗女士:
“虽然我考了驾驶执照但开车上路还是会害怕。希望70多岁的老人能在准确评估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并且能够通过交通部门的考核和医疗卫生部门的认可后再作决定。但现在有些老人的心理生理状态很年轻,我亲眼见过80多岁打功夫的老人身轻如燕、身手敏捷。总而言之,老人的个体差异还是挺大的,执行应该还是以人为本出发吧。”
海大寸金学院大一麦彦:
“我个人看来,70岁以上的老人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吧。”
四十多岁的刘女士:
“我的父亲是老司机。但我发现,他上了年纪后易急躁,记忆力、判断力、应急能力、协调能力都在下降,我去坐高铁都不愿意父亲开车送我去,两人常常因为开车的问题发生意见冲突,总之我是坚决反对老人开车。”
退休人员
70岁当新手司机慎重
从企业退休两年的李华莲大姐:
“70岁的老司机可以接受,但是不赞成70岁了来当新手司机。毕竟年龄到了一定时候,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方面已开始退化。尤其是视力的退化更是安全隐患。”
民俗文化专家朱卫国:
“若原持有驾证并有多年驾车经验的七十岁老者可继续开车,但应每年提供身体检查报告供交警考核作为能否继续驾车的参据。如现已七十或以上年岁的老者,其判断、应变、灵巧、体能已经大为下降,再去考证上路,实为时过晚不太合适。人多车多,交通添堵,易出事故,于国家、家庭、个人不利。大家须顾及交通道路现况,以命为本,不可漠视。”
退休公务员陈章智:
“这项新举措是关心老年人精神生活之举。这相对改善老年生活质量来说是有好处的:一继续驾车可以减少老年人走路对脚关节的磨损,延长膝关节寿命;二可以让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多点接触社会,方便老年人到附近风景区吸收大自然的空气,同时可缓解老人的忧郁孤独;三提高健康老年人生活品位,使老年人开阔眼界。我个人始终认为,适当驾车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心情放松,身体放松!”
此外,多名六七十岁的市民均表示,“如果是老司机,通过各项评估的话可以考虑继续开车。但是六七十岁才去考驾照,那就要再三考虑了”“还是学会用滴滴打车比较好,省心省力”……这个年龄段的市民心态大多是既开放又非常谨慎的。
医生专家
需考虑心理反应
心理专家冷秀剑:
“我爸爸70多岁,身体健康,是邻里眼中的老好人。但坦白言,跟他年轻时比起来,他现在更易着急。平时的生活中这不算啥,但若是开车那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岭师心理老师郑荣双:
“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反应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如果路况复杂,7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车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当然,如果身心健康,考驾照也未尝不可。”
中心医退休的康医生:
“老人上了70岁,身体机能特别是听力、视力下降严重,并且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体力都大大下降,70岁以上的老人去学开车,风险较大,建议还是公交出行。”
记者采访了车管部门,车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此也有所关注,但目前省上级部门正在征求各地的意见,实施细则也还没有出台。记者也采访了驾驶培训机构负责人,他们表示还在等待交管部门的细则,并将就此作出相应调整。具体细则和调整将是怎么样?本报记者将持续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