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欣欣, 出生于抗战革命老区麻章区太平镇陈渔村。陈渔村位于太平镇东北部,紧靠海边,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2002年12月19日的一场龙卷风彻底打破小渔村宁静的生活。当时有8艘渔船在龙卷风和冰雹的袭击下沉没大海,落水的20人中,除了2人获救,其余18人全部遇难。8艘船中有“夫妻船”“父子船”或“兄弟船”,涉及13个家庭,遇难者陈光龙夫妻俩就在其中,他们就是我的父母。我父母生育了3个儿女,我最大,当时只有5岁,最小的弟弟只有2岁。
18年过去了,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进进出出来了很多人,我奶奶抱着我们姐弟仨哭个不停。而弟弟却一直在哭闹着要妈妈,“妈妈呢?”“妈妈去哪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可是啊,不管家里来了多少人,不管我奶奶哭了多久,不管我弟弟问了多少遍,我爸爸妈妈再也没有回来过。从那时开始,我们姐弟仨就成了孤儿,与奶奶相依为命。 现在我们陈渔村是湛江市麻章区4条省级贫困村之一,而我也是我们村的贫困户。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这一政策令我和我的家庭都受益颇深。现在我是佛山市文广新局驻村工作队聘请回村委会工作的资料员,能够回到自己村里上班,我真的很开心,这样既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也帮我解决了在家照顾奶奶的难题。驻村工作队按照国家要求,协助我两个在校读书的弟弟申请教育补贴。正是有了这笔教育补贴,弟弟们如今都能好好地在校上课,圆了他们的读书梦。
2019年,我已步入婚姻殿堂,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2020年,我弟弟陈业平即将大学毕业了,他说,毕业后一定要回馈党、感谢党!今年上半年,他回到村委会协助各项工作。
近几年来,在佛山市文广新局的对口帮扶下,不仅仅是我家,我们村的产业、文化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产业方面,与湛江市麻章海汇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养殖生蚝,与湛江市麻章太平伟信水产品加工厂合作创办陈渔扶贫车间,建设光伏发电(陈渔村阳光银行)等多个产业帮扶项目,这些项目的收益分红提高了我们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在教育方面,每年都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奖励优秀的学子,帮助困难的学生。在文化方面,从2016年以来,佛山市文广旅体局每年组织一场优秀文化节目到我们村展演,还组织佛山科技学院学生到陈渔村开展支教活动,邀请贫困学生参加佛山市图书馆的阅读夏令营活动等。同时,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还为我们村募集书籍5000本,捐建村图书室。截至2019年底,我们村已退出省定贫困村,村里34户贫困户120人全部实现脱贫,全村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20.71元,远远超过省定的8266元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