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小家伙们在滩涂上怡然自得地觅食。
11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此时的雷州湾已经是一个生动且富有生机的世界。昨日上午在雷州附城镇土角村附近,湛江市爱鸟协会的几位观鸟摄影师早早架起了长焦相机,对准海边那片红树林。这片候鸟的栖息之地,空中鸟影翩跹,刚退潮的滩涂有着许多觅食的鸟儿,其中不乏世界珍稀鸟类勺嘴鹬。
“一只勺子、两只勺子、三只勺子……”摄影师程立屏息凝视,用镜头搜索勺嘴鹬的身影。勺子是爱鸟人对勺嘴鹬的昵称,在他们眼里,这种个头不大、白腹、麻褐色羽毛、嘴基部宽厚平扁而尖端扩大呈勺子状的鸟类不仅美丽而且异常珍贵。据国际鸟盟统计,2019年全球勺嘴鹬数量仅剩661只,因为数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把它列为极危级别。
突然,一只左脚戴着标有“OX”橙黄色环志的勺嘴鹬闯进了镜头,那是程立熟悉的环志。环志是专业人员将野生鸟类捕捉后,按照“科学保护”原则,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全球唯一编码的脚环(或颈环、翅环或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主要用于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分类数据。2019年12月21日,湛江的专业人员经过整整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给一只勺嘴鹬戴上“OX”环志,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只在湛江戴上环志的勺嘴鹬!
“勺子OX回家了!”程立像遇到了远道而来的亲人一般欣喜,用镜头“啪啪啪”捕捉着这只可爱精灵的各种神态和姿态。这只可爱的小家伙正在滩涂上怡然自得地觅食,时而望着潮湿的水面自我欣赏,时而扑腾一下翅膀伸个懒腰。
“小家伙夏天飞到北极冻原地带,秋天又不远万里飞回湛江,来回超过16000公里,多么不容易!”拍勺嘴鹬三年,程立对这种珍稀鸟类已经有了深厚的情感,并且熟知它们的习性。每年9月份,候鸟开始飞进雷州半岛,11月是一个高峰期,至次年5月飞回北极。这个时期,程立会和湛江市爱鸟人士一起加大巡护力度,有时甚至会连续几天在候鸟途经栖息的地方开展监测,目的是研究和保护候鸟,让它们安全越冬。
戴着“OX”环志的勺嘴鹬。
就在昨天,程立拍到了8只戴着鸟类环志的勺嘴鹬,同时还有全球种群数量不到1000只、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小青脚鹬。
“2019年,全球勺嘴鹬数量仅剩661只,我们在2020年1月就发现了34只,这说明,湛江人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了,同时也说明湛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程立说,去年他一个人就拍到戴环志的勺嘴鹬13只。
摄影师架起长焦相机捕捉勺嘴鹬身影。
据了解,近几年雷州市政府以及市爱鸟协会加大爱鸟护鸟的宣传,群众对保护鸟类的意识越来越强。近几日,湛江爱鸟协会的观鸟志愿者连续到雷州湾拍勺嘴鹬,在土角村附近没有发现捕鸟网,就连钓虾的人都少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据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介绍,勺嘴鹬分布区域狭窄,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繁殖,在东南亚或南亚,以及中国南方的湿地过冬,而且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据国际鸟盟调查显示,最近50年来,勺嘴鹬数量急剧减少,1970年时尚有近2000多对,截至2016年10月之前,勺嘴鹬的国际种群估计仅为200—400只,因此被科学家誉为“比熊猫还稀有的鸟类”。2016年1月,湛江记录到43只,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大陆最多的勺嘴鹬越冬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