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动动手指肉菜上门 “手机菜篮子”成湛江人消费新方式

2020-12-26 12: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林明聪 通讯员林嘉慧

手机按一按,新鲜蔬菜送上门,湛江市民买菜的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市民都是去农贸市场或超市挑挑拣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动动手指在App上下单,由配送员将菜品送到家门口。随着京东、美团、饿了么等电子商务巨头纷纷逐鹿卖菜业务,“手机菜篮子”俨然成了商家角力的新风口,直接挑战着传统菜场的“江湖地位”。很多街坊表示,“一机在手,生活无忧”,“手机菜篮子”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网络开云(中国)

动动手指,肉菜送上门!

如今网上买菜很方便

下班前,家住吴川梅菉街道沿江路的郭诗敏通过“京东到家”APP下单,买了一斤本地猪肋排和两款蔬菜。到家没多久,配送员就把她买的菜送上了门。手机下单,等菜上门,正成为越来越多忙碌的双职工家庭的生活习惯。

郭诗敏说,她是今年2月份才开始尝试网上买菜,自此以后就爱上了“手机菜篮子”。“当时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少出门、不出门,催生了‘网上买菜’这个新的买菜方式,窝在家里动动手指,然后等配送员把蔬菜、肉类送上门来。”她说。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也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始,把“手机菜篮子”发展成自己新的买菜方式。

如果买到不满意的货品怎么办?郭诗敏回忆道:“有一次,我买了些两斤生蚝,收货时感觉不太新鲜。我马上跟客服人员联系,他们还蛮热情的,问我是换货还是退货。得知我不想要了,马上同意我退货了。”有了这次满意的售后服务体验,郭诗敏更加喜欢这种新型的买菜模式了。

与年轻的郭诗敏不同,家住赤坎区的麦阿姨尽管已经68岁了,但却早已是“网购达人”。她说,她身体不太好,出门不方便,去年从女儿那里得知手机里还能买菜,看看价格也不贵,她马上让女儿指导,试了几次就掌握了这项技能。“这些菜都比较新鲜,网上选好送到家里,正好煮晚饭。”

近日气温下降,出门买菜成为负担,“手机菜篮子”更加受到市民的青睐。郭诗敏说,用“手机菜篮子”APP下单送菜上门的价格,跟到店挑选差不太多。而且商家都很谨慎,不新鲜的菜不敢配送上门,怕被直接退货。

 

市民网上买菜有多个途径

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

“网上买菜有哪些途径?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据吴川的郭诗敏女士及赤坎区麦阿姨等多位消费者介绍,在网上买菜,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登录美团外卖手机APP,点击“蔬菜水果”一栏,就会弹出几家可以网购蔬菜肉类的店家;二是通过手机微信搜索与买菜相关的小程序,可以找到几家提供网上买菜服务的商家;三是登录饿了么手机APP,点击“买菜”一栏,也会弹出可以提供网上买菜的店家。此外还可以通过“社区团购”,在团购点下单买菜。

吴川一中退休教师梁杰认为,“手机菜篮子”的出现,无疑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和红利。他认为,“手机菜篮子”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革新,是从民生服务入手做大城市生活服务的蛋糕,方便更多居民生活和消费。另一方面,“手机菜篮子”的出现,也倒逼实体零售店采取更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等方式来吸引附近居民上门消费。

据《中国居民信息消费调查报告(2020)》称,今年以来,我国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融合消费新场景涌现,更多居民养成信息消费习惯,这也促进融合消费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实现良性互动。报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增加了信息消费。有超过八成消费者在疫后会延续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有超过七成消费者期待尝试更多消费模式。疫情期间,企业、消费者供需对接产生了更多的融合消费场景,其中,在线医疗、线上教育、视频会议是三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型信息消费场景,此外,还有“吃货”助农、云运动、就业共享、云旅游、云K歌、直播卖车等,给人们增添便利和丰富体验。

 

护好“手机菜篮子”

维护消费者权益

线上菜场日渐红火,如何护好“手机菜篮子”,维护消费者权益,成为市民的关切点。对此,吴川市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士认为,不同于线下购物消费者可以反复挑选、货比三家,线上买菜时一旦收到外观上有一点瑕疵的生鲜产品,就可能被消费者直接放弃,如何保障各类生鲜的时效性和新鲜度,比如不同季节的蔬菜、水果质量相差不少,这就给互联网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机菜篮子’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在如何提高配送速度、引导线下流量、满足消费需求、优化供应链等层面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该局有关人士认为,由于“手机菜篮子”本质上仍是商业行为,这就需要监管部门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惩处。监管部门将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率,保障“手机菜篮子”市场良好的营商环境。

他建议,为确保“手机菜篮子”市场健康发展,下一步,做好手机菜篮子市场运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通过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同时,传统“菜篮子工程”享受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有的也可以与“手机菜篮子”市场共享。比如生鲜商品大多数需要包装化、规格化,这样虽然有利于减少消费端损耗,可也大大提高了配送成本。

“手机菜篮子”发展迅猛,不少人不禁问:传统菜场会被取代吗?该人士认为,线上对线下菜场的冲击会更明显,但不论是从当前的消费需求,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菜场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都不可能被替代。线上菜场,受制于仓储、物流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多项成本,意味着定价必然高于传统菜场,因此菜场仍然是价格较低的采购渠道。而且线上买菜,每一款蔬菜往往只有一个价格、一个选择,没法比较新鲜程度;而在菜场,大量菜摊随你任意比较。此外,传统菜场除了买菜,还承担着社交功能,对很多人来说,逛菜场是一种乐趣。该人士表示,传统菜场面对新时代应有相应的改变,消费者对买菜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买得到,更要买得舒适”,菜场不一定外观“高大上”,但一定要环境卫生;不一定是价格最低,但一定要有品质保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