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联合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十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从促进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规范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强化物业服务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对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物业服务效能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此举对我市物管行业发展以及业主影响几何?
关键词:
推动转型升级 健全行业监管
《通知》共分六个部分、21条,总体思路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健全行业监管制度。重点内容包括:推动业主委员会成员和物业项目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期间,街道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应对工作,并给予物资和资金支持;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公共服务事项的,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相应费用;明确部门和单位职责清单,及时查处违建、毁绿占绿、任意弃置垃圾、违反规定饲养动物、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占用堵塞公共和消防通道等违法违规行为;探索建立业主委员会成员履职负面清单,出现负面清单情形的,暂停该成员履行职责;业主大会可授权业委会行使一定额度内业主共有收益支出、维修资金使用决策权力;探索将恶意拖欠物业费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提倡酬金制计费方式;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名单制度等。
政策解读:
指明发展方向 落地仍需时日
市住建局有关工作人员指出,目前我市约有280家物业服务公司,为380多个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因为相关政策法规未完善,物管行业目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一是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结合不充分,政府资源与管理向小区延伸不够,存在执法难进小区的现象,小区内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二是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治理结构不合理。基层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对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业委会决策难、执行难,难以有效发挥业主自治的作用。三是物业服务质量不高,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信息没有及时公开,服务行为不规范,甚至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四是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低,服务内容单一,侧重对物的管理,对人的服务兼顾不够。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低,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不够,难以满足居民高效便捷服务需求。五是物业服务监管机制不健全。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取消后,主管部门缺乏监管抓手,亟待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物业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六是老旧小区基础条件差,物业管理难度大,维修资金筹集难、使用难问题较为突出。《通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市住建局有关工作人员同时指出,《通知》在大框架上指出了物管行业以及业委会的改革发展方向,但要具体落地,地方配套的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通知》指出在物管行业中提倡酬金制(目前我市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实行包干制),但目前在我市推行酬金制,缺乏客观、专业的评判标准。业主虽然普遍有了自治意识,但对管理的专业判断水准参差。我市正在计划制订的针对物管行业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由政府制定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再引入第三方中立的评估机构,相信对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