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杰的手绘作品《穿越古今看香云纱》。 (受访者供图)
吴川“90后”美术工作者陈志杰,曾于今年6月间创作“战疫上河图”(佛山卷、广州卷、吴川卷)而在网上引起关注。日前,他又有新作引起关注:9月23—27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他的手绘作品《穿越古今看香云纱》在粤港澳大湾区馆的佛山馆精彩亮相,用国漫长卷的形式揭秘“600年前广东人穿什么衣服”。
昨日,记者连线在佛山的陈志杰了解到,《穿越古今看香云纱》以香云纱为主题,将传统染整技艺与当代传承演变浓缩在这幅手绘作品中。这幅作品创作历时半个月,画中匠人、模特、设计师等人物近200个。除了再现香云纱染整技艺和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外,他在创作中也将大湾区独有的水乡文化、地标建筑、特色美食融入画卷中。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独有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始于佛山顺德,已经绵延传承了600年。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原产自“南国丝都”顺德伦教。它的“诞生”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由数十名工人全程手工制作,是世界上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也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浸莨、晒莨、过乌、洗绸……十多道纯手工制作工序,是数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样也是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独有魅力。
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独具东方韵味的香云纱让许多深圳观众驻足观看,而陈志杰的手绘作品《穿越古今看香云纱》也吸引了不少嘉宾合影留念。
对于《穿越古今看香云纱》此番受到的关注,陈志杰认为,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了600年,它的展示舞台早已不再局限于佛山,而是面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展现着新的面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以不一样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陈志杰老家在吴川市覃巴镇中古口村,他求学在广州,工作在佛山。此前,他因创作“战疫上河图”(佛山卷、广州卷、吴川卷)而倍受瞩目。前不久,这三个地方都先后发现了病例,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陆续创作了佛山卷、广州卷和吴川卷三幅战疫图。作品反映了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展现出的果决与镇定,也反映了很多党员志愿者、医务人员的默默付出,还有众多市民群众对分级分类防控措施所给予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我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描绘时代风云、塑造时代典型、弘扬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