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19年来,李婷玉以笔为戈维护法治,成为法治建设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了别样的人生华章,展示着新时代政法女干部“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面对重大工作任务,还是处理日常繁琐事务,李婷玉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务实奉献,在扫黑战场披坚执锐,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中共党员的忠诚可靠,诠释着新时代政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中实现不凡。
勇于担当,甘当扫黑除恶“螺丝钉”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伊始,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琐细纷繁、接踵而来。那时正是全市扫黑除恶建机制、打基础、造氛围的关键时刻,许多工作停不下、慢不得、等不起。因此每天起早贪黑、通宵达旦、没有午休、没有节假日也就成为李婷玉工作的常态。
“当时我恰好怀有身孕,反应还挺严重的,吃不好、睡不好。”李婷玉笑着说。
虽然作为孕妇,但李婷玉在工作上却没有降低要求,她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对领导安排的急难重任务没有半点推诿拖延,努力克服各种身体不适和人手不足等困难,白天上传下达、筹备会议、组织宣传、接待日常来访群众,晚上加班加点起草文书、整理台账、梳理线索,甚至在入院治疗期间,依然承担着修改文稿、核对文件等工作。特别是面对来访群众的误解,她始终笑脸相迎、耐心解释,以真心诚意换群众的笑声、感谢,让每个到来的群众放心满意而归。
“她很‘倔强’,身上有种狠劲,一定要把工作尽力做好,就算病了也叫不回去!”说起李婷玉,吴川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对其称赞不已。
李婷玉负重坚守岗位,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共参与筹备吴川市大型会议活动98场次、处理文书资料718份、起草文稿369份、上报信息242份、建立扫黑除恶台账138本,多份材料被上级部门采用,数篇报道先后被媒体刊载。
勤于实干,耕好本职工作“责任田”
文字材料工作,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份苦差事。写材料是一个人的战场,其中清苦只有自己体会。
作为新任法治建设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该股室只有李婷玉一个工作人员。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李婷玉迅速调整工作心态、思路,主动适应,深思细学,加强锻炼,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她深知公文材料的重要性、严谨性,有时甚至是字字千钧、刻不容缓。
面对材料任务接连不断的情况,或者自己出现“短路”“卡壳”等状况,李婷玉总是坚守在办公室,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个个字符慢斟细酌,一组组词句千锤百炼,每天文书堆案盈几。然而,没有一份文稿在她手上积压延误,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仅在2020年,李婷玉参与处理的文书资料达1653份,起草综合性材料达178份,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和写作能手。由于人手短缺,她同时兼顾扫黑除恶、市法学会、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任务,她始终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
“看到婷玉姐那么顶,我们说什么也不能让工作落后!”在李婷玉的示范带动下,其他股室同事们团结奋进,吴川市扫黑除恶、法学会、政策研究工作在各县(市、区)名列前茅。
甘于奉献,当好初心使命“践行者”
除了是一名政法女干部,李婷玉还是一名妻子、母亲、女儿。虽然家中各种事务繁琐,但李婷玉始终把工作大局放在首位,从不曾因为个人原因、家务繁重就松懈泄气、马虎应付。
“在工作最吃紧时,我需要在4天内完成12份、约20000多字的文书材料起草,那时候吃饭、午休、生病统统顾不上,家中柴米油盐、照顾孩子、孝敬老人等事务也更加顾不上了。”谈起家人,李婷玉满是愧疚。
有一次,家中老人因病住院治疗,女儿尚幼无人照顾,已经请假的李婷玉接到紧急任务。她二话不说,立即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就匆匆忙忙赶回单位。但这一回,她就在单位足足加了三天三夜的班。“当婷玉回到家中,女儿已经不愿开口喊妈妈了。但作为夫妻,我理解她,也会让她放心工作。”看着妻子有说不出的酸楚,李婷玉的丈夫选择了默默支持。
一次次加班加点,一次次错过家人的团聚、女儿的成长,李婷玉心怀愧疚。但若再遇相同情况,她依然义无反顾作出同样选择,因为每项任务都是军令如山,都意味着沉甸甸的的职责使命,取舍之间是一名党员干部最简单最纯粹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