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征信,放款快”“无抵押秒放款”……这类充满诱惑的贷款广告在网上比比皆是,背后往往暗藏巨大陷阱。上海警方近期通报了一起集“高炮贷”“连环套”“软暴力讨债”于一身的新型特大网络借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6.3亿元,全国已查证的受害者超过1万人。
网贷变成“连环套”
借2000元,最后要卖房还债!
今年5月,上海奉贤警方发现辖区内有群众在办理所谓“低息无抵押”网贷后陷入高息陷阱,债台高筑。今年2月,家住上海的汪女士收到一个陌生QQ号请求添加好友,对方向其推送“是否有资金需求?不要求征信,放款快”的广告。
在犯罪团伙的指引下,汪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大南瓜”的APP,在上传身份证照片、联系方式等资料后获得借款2000元;但扣除“服务费”后,实际收到的只有1400元,七天后仍需归还2000元。此后,汪女士又陆续在该平台借贷了几笔款项。随着APP内的借贷额度提升到上万元,高额“服务费”和极短的还款期令汪女士一下捉襟见肘。该团伙还向汪女士收取逾期后每天20%的展期费。汪女士微信、QQ上不断出现陌生人添加好友,向其推荐“爱吧”“爱疯”等十余个借贷APP,引导其“借新还旧”。今年2月至5月,从第一笔2000元开始,汪女士借款超过130笔,累计还款147万元,实际进账只有60多万元。当汪女士无力还债后,她本人和亲戚、同事、朋友不断收到骚扰电话,甚至在清明节收到“讣告”和恐吓信息。不堪其扰的她最终将房子卖掉还债。
年利率超过1500%
坑了上万人,涉案金额达6.3亿元!
接到报案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刑侦支队展开调查,发现“爱疯”“爱吧”等20多个网络贷款APP平台,以为被害人“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采用收取高额服务费、“软暴力”讨债以及“借新还旧”等手段,逐步侵吞被害人财产。
不久,一个由平台开发、贷款运营、支付结算三方组成的全链条网络借贷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警方查明,该团伙全部在网上实施远程作案。江苏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犯罪嫌疑人顾某负责23个非法借贷APP开发,并联系第四方支付平台将违法所得“洗白”;负责运营的犯罪嫌疑人郑某、杨某等人,先以线上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物色贷款人,然后收取高额“服务费”放贷。
一旦被害人无法如约偿还,犯罪团伙便通过“借新还旧”及引导收取展期费等手段,进一步垒高被害人债务,并通过各种“软暴力”索债,迫使被害人“借新还旧”。他们常用的催收手段是半夜电话骚扰、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24小时手机“轰炸”、向女性被害人恐吓发送PS的裸照等。
“被害人实际拿到的钱款仅为申请款额的六七成,却被要求短期内全额还款。当还款逾期时,还会被收取每天20%的展期费。实际借贷年利率折算后至少达1500%。”奉贤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郭宇说。
涉案的23个非法借贷APP都暗藏陷阱:使用者只要完成注册,平台就会跳过申请环节直接给使用者放款,但还款需要连本带息;直到还款前一天,APP才会显示还款期限,变相诱导还款人逾期;同时,APP会自动获取手机内所有通讯录、短信以及安装应用的相关信息,用以催收……奉贤分局刑侦支队法制审理队教导员陈春明介绍,犯罪团伙了解到被害人可能无力偿还时,会向其推送更多由该团伙控制的贷款APP,并以通讯录“轰炸”等“软暴力”手段进行催收,迫使被害人在新的贷款APP上办理贷款,以贷养贷。
自2020年4月起,至案发前,该案涉案金额已达6.3亿元。专案组现已查证到全国各地被害人1万余名,借款超15万笔。
86人诈骗团伙覆灭
网贷需谨慎,受侵害立即报警!
7月22日上午,专案组在各地警方配合下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团伙成员86人,当场查获作案手机200余部、电脑60余台、车辆十余部。由该团伙开发的23个网贷APP平台均被关闭。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段晓利告诉记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建议,对于钻法律漏洞的金融借贷企业,要防止其利用优势地位迫使借款方接受不公平条件,“搞变通”“设暗门”,导致实际借款利率超出法定上限。
奉贤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徐伟峰表示,公众贷款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和所谓“无抵押秒放款”的诱惑,避免陷入犯罪分子圈套。“网络借贷时要仔细阅读相关协议条款,详细了解利息计算和手续费标准等,受侵害时立即向警方求助。”
(据新华社)
【新闻深一度】
市民遭遇网络贷款诈骗
民警迅速侦办追回被骗现金
“没想到,我遭遇网络贷款诈骗后,民警迅速侦办成功为我追回被骗现金,真是太感谢了!”10月20日,湛江市民吴先生提起他遭遇网络贷款诈骗后,湛江经开区公安分局民警迅速侦办此案,为他成功追回被骗现金时,心里充满无比感激之情。
10月17日17时许,湛江市民吴先生神色慌张地来到湛江经开区公安分局东简派出所报案,称其在网上贷款被人诈骗了6000余元。 原来,吴先生于近日在某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看到一超低利息的贷款广告,因其急需资金周转,于是便主动联系对方。殊不知对方竟是骗子!
10月17日,骗子以办理贷款合同为由,诱骗吴先生提供了个人信息和手机动态验证码,接着吴先生便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转账走6000余元。意识到自己被骗,吴先生赶紧向民警求助。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值班民警陈伟腾第一时间查看了吴先生的聊天信息、银行卡转账等记录,发现骗子转走吴先生6000余元到某银行账户后,又从该银行账户转入2000元到吴先生银行账户,最后再次将2000元转回到该银行账户。随后,陈伟腾查询了该银行账户,发现该账户竟是骗子盗用吴先生的个人信息开通的,幸运的是,由于吴先生银行账户存在风险,骗子虽多次进行提现,但均提现失败,吴先生的6000余元还静静地待在银行账户里。掌握到情况后,陈伟腾立即下载该银行APP并帮助吴先生提现回6000余元。
看到自己的血汗钱失而复得,吴先生激动不已,紧紧握着民警的手,对民警办事高效、破案神速给予了高度肯定。
民警提醒,公众要提高反诈意识,不要轻易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