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午,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学长张翔又送给杨林江的姑妈一台缝纫机,并亲自搬到杨林江的宿舍。这是几天来学长张翔送给姑妈的第3台缝纫机。
早在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在学校附近开健身房的学长张翔听说了杨林江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一心想帮助她们。得知杨林江的姑妈有丰富的制衣经验,便想出了购买缝纫机让她缝补衣服的点子,一是增加家补,二是帮助姑妈消遣时间。
“我们得知杨林江的姑妈有缝纫相关经验,姑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在宿舍帮同学们改改衣服,还能贴补下生活费。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同学在网上买衣服,如果尺寸不合,拿去外面整改也麻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郑芝鸿说。
杨林江的姑妈在缝补衣服。
姑妈如获珍宝 义务缝补却遭“拒”
10月25日,杨林江的姑妈杨玉桂向记者发来2张她与缝纫机的合照。在与记者的聊天中,杨玉桂难掩喜悦的心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真的很感谢林江的学长张翔,他第一次给我送来新款的缝纫机,后来得知我不会用新款的机器,他又赶紧买了一台旧款送过来,这孩子真是太贴心了。”杨玉桂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原来,杨玉桂以前从事制衣工作将近10年,是一个制衣好手。自从有了缝纫机,她连日来接了不少活,忙得不亦乐乎。“在以学校领导们及学长学姐们的关怀和宣传下,很多人都愿意把衣服拿过来给我修修补补。看着林江现在慢慢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我也轻松了一点,如今每天安排好林江的生活后,便利用空余时间用心缝补衣服,不能让同学们等太久,更不能让大家失望。”杨玉桂说。
据了解,学校的学生很理解姑妈,送来的衣服一时半会还不需要取回,也不会催着姑妈缝补。
为了感谢学校师生对她们的关照,姑妈杨玉桂多次恳求希望能义务为师生们缝补衣服,但是都被婉拒了。
费用如何收取?郑芝鸿告诉记者,这个由姑妈自己来定,姑妈原打算义务帮同学们改衣服,但学生们建议还是要收点成本价。“现在学生跑去校外改衣服一样也要花钱。收些材料成本和劳动成本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是义务的,我就担心学生也不好意思去找她缝补衣服。”郑芝鸿说。
学长张翔(右一)赠送缝纫机。
一台缝纫机 送去无限的希望
按照原先计划,张翔准备为杨林江的姑妈提供一份健身房的清洁工,但是考虑到其他勤俭助学的学生,在学校领导的建议下,他改变了主意:为杨林江的姑妈赠送缝纫机,让她在消遣时间之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额外的家补。
张翔来自广东梅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1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大四那年,怀揣军人梦的张翔成功应征入伍,退伍后他经营起了自己的小生意,开了多家健身房。这位曾经也是从穷苦家庭长大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拼搏,从此改变了命运。
张翔告诉记者,自己听说了学妹杨林江的事情后,备受感动和鼓舞,自己只是想尽微薄之力帮帮她,希望她在大学四年过得开心,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梦想。“有一台缝纫机是全新的,另外两台是二手的。我与林江学妹交流后,从她身上获得满满的正能量,整个人备受鼓舞,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了的。”张翔说,学妹杨林江坚强不息的精神,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予大家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鼓励。
对于大家的暖心帮助,杨林江多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虽然相识不久,但是张翔经常通过微信鼓励杨林江,在给予帮助的时候,非常注重维护杨林江的自尊心,希望她不要背负心理负担,应该每天过得开心充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奋斗。
张翔希望每个月资助500元,直到杨林江毕业。他计划发动身边的退伍军人成立公益协会,为有需要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身边有很多退伍军人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希望有人站出来搭建一个平台,汇聚更多的爱心送给有需要的人。”张翔一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这些年陆续为穷苦学生孩子捐献爱心。
姑妈工作有着落 杨林江适应大学生活
姑妈的“工作”有了着落,杨林江也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她开始尝试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并从中收获了友谊和知识。
由于自身缺陷,杨林江深知,自己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姑妈杨玉桂告诉记者,林江学习很刻苦,晚上会学习到很晚才休息。“现在她的状态很好,跟老师同学有说有笑,让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我要缝补衣服,但一定会安排好时间,在充分照顾好林江的前提下,再能去做其他事情。”杨玉桂向记者说。
“对于大家的暖心帮助,林江多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她总是跟我说‘以后没什么报答你’,我就跟她说‘不需要你任何报答,只是举手之劳,就是希望你在大学过得快乐开心点’,林江学妹就是我们生活的榜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活出精彩的自我,我们要保护好她!”学长张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