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湛江经开区硇洲岛渔民王姨的家,拧开水龙头,白花花的水涌出。王姨边接水洗菜边说:“之前用的是地下水,带有很浓的咸味。现在家里装了自来水,水质像矿泉水一样,又方便又干净。”
据了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水文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水文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省水文立法上的空白,对于促进我省水文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硇洲岛地下水水位趋于稳定
硇洲岛,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是“湛江八景”之一,美曰:“硇洲古韵”。岛中名胜古迹众多,特产丰富,当地的鲍鱼、龙虾等名贵水产品质尤为优质。但是就这么一个四周被海水包围的小岛,人民群众对水资源利用,曾经饱受困扰。
硇洲岛四面环海,地表水资源缺乏,岛上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只能依靠开采地下水。2004年,硇洲岛发生了较大规模的井水咸化,从井里打出的水,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当时的广东省水文局湛江分局,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水质采样化验,开展了相关调查和现场监测,并编制完成了《关于硇洲岛地下水水质咸化和海水入侵情况的调查报告》。湛江水文技术人员们,通过判断海水入侵或地下水盐分增高机制方面的应用,并对硇洲岛地下水咸化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定量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硇洲岛的咸潮,是海平面上升与地下水位下降叠加形成的水头差增大而诱发硇洲岛海水平面入侵;其中,海水养殖是引起局部咸水垂直下渗入侵地下含水层、导致地下水咸化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硇洲岛百姓的用水困局,湛江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地方水管理部门和湛江水文部门通力合作,努力寻找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湛江市水管理部门和湛江水文部门分别行动,一方面通过普法、执法;一方面提高用水监测,进一步改进硇洲岛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摸清海水入侵的起源、成因、类型和机理,分局积极谋划,2009年与河海大学联合申报了广东水利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海水入侵对湛江市地下水影响研究(以硇洲岛为例)》。
随着2013年《广东省水文条例》的实施,在条例的指导下,湛江水文分局扩大了对硇洲岛地下水的监测力度,在硇洲岛浅层超采区布设有硇洲扫屯和讯地仔两个监测点,对硇洲岛地下水监测水位进行长期监测。
为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当地农业部门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硇洲岛浅层地下水超区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并积极推广采用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同时,湛江水管理部门对取水大户硇州自来水厂重新进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严格用水计划管理、计量收费,实行阶梯水价。通过多措并举,近年硇洲岛地下水水位已逐渐趋于稳定。
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湛江水文分局联合湛江市水务局、硇洲镇政府,在硇洲岛举办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普法活动,更近距离把《广东水文条例》传播到硇洲群众心中。
多措并举“治超”成效初显
《广东省水文条例》诞生于我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一轮大潮中,立法过程历时四年,数易其稿,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内涵丰富,它不仅系统地规范了我省水文行业各项工作,而且对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水文工作方面的职责也提出了要求。自《条例》实施以来,湛江水文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治水新思路和省局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水文实现双重管理、完善水文基础设施、优化水文情报预报、拓展水文服务领域、夯实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五个一流”的发展理念及“三个水文”的发展定位深入人心。
民生为本,勇毅前行。湛江水文作为湛江市辖区内地下水监测的一支重要力量,紧扣地方特点开展地下水方面工作,积极践行服务宗旨,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持续做好雷州半岛地下水监测工作,致力于当好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
湛江市地处半岛,三面环海,地形北高南低,区内河流短小,不利蓄水,是历史旱区,也是全省地下水使用率最高的地区,地下水供水量约占地区总供水量的1/4。地下水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地下水超采区在全省仅有3个,全部在湛江。
《条例》实施多年以来,湛江水文分局通过项目或自筹资金等途径不断加强地下水监测,至目前分局地下水监测点61个。其中,管理有国家地下水监测站25个,地方站7个,遥测水位计观测记录地下水水位和水温,每天监测数据“六采一发”。同时,湛江水文也加强了地质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和项目合作,在地下水监测评价及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编制地下水资源水质水量调查评价、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地下水动态评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方案等报告14项,地下水方面科技创新项目2项,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科学管理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完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二期的185个站点查勘工作(配合现代化规划最后拟实增105个)。
随着湛江市对地下水的压采措施逐步开展,根据2021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21年赤坎超采区平均地下水水位埋深上升了3.26米,霞山超采区上升了0.7米,硇洲岛超采区上升了1.6米。
作为超采区代表站之一的调顺站2022年年初埋深10.88米,12月1日技术人员实测埋深9.80米;南国花园站2022年年初埋深24.94米,12月1日技术人员实测埋深22.65米,今年以来地下水水位埋深均有上升。
目前,湛江水文分局正在落实“十四五”期间2个水生态、1个地下水方面研究课题的实施,谋划开展水质动态变化数学模型研究、雷州半岛干旱与地下水利用研究等水文基础研究。
未来,湛江水文分局将继续聚力实施“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认真落实全省水文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和严格落实《广东省水文条例》,围绕广东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地下水监测实力不断开创湛江水文服务新局面、谱写湛江水文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