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区:推进非遗人才 “高手在民间”孵化
为进一步推进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6月8日赤坎区2023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在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召开,湛江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中共赤坎区委组织部、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及赤坎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会。
座谈会上,湛江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为湛江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赤坎区委组织部、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分别为第二届赤坎区“最美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慰问品。活动中,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赤坎区博物馆捐赠藏品,极大地丰富了赤坎区博物馆馆藏。
在交流发言环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畅所欲言,围绕赤坎区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升传承人业务水平能力、如何将非遗项目产业化、如何更好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传承非遗等进行了交流发言。赤坎区非遗保护中心就今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作具体安排部署。
据悉,近年来赤坎区积极挖掘本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组织开展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活动。2022年,赤坎区新增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个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名市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名区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非遗培训活动;积极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展示展演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活动;组织湛江木偶戏传承人参加《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广东卷·木偶分卷”的调研收集、整理编纂工作,召开湛江木偶戏调研座谈会等。
接下来,赤坎区将继续实施非遗人才“高手在民间”孵化计划,用好赤坎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平台,不断挖掘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各项目传承人再接再厉,积极推动赤坎区非遗的活态传承,努力讲好赤坎非遗故事,积极融入赤坎文旅融合大趋势,不断推动非遗创新传承新动能。(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邱苑丹)
人龙舞(资料开云(中国)) 记者 张锋锋 摄
经开区:人龙舞以碧海银滩为舞台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6月8日,记者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局了解到:湛江经开区旅游局、湛江人龙舞艺术团日前在东海岛龙海天景区,举办了湛江人龙舞——2023年湛江经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
活动当天,龙海天海滩阳光灿烂,游人如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湛江人龙舞走进景区,为广大游客展示精彩的非遗技艺。湛江人龙舞艺术团的队员们为游客们展示了两场完全不同意境的人龙表演:白天的海水、蓝天和沙滩衬托着游龙的敏捷和丝滑,晚上的月光、篝火和沙滩则衬托着游龙的原始和梦幻。
龙海天众多游客纷纷点赞,希望以后能多多开展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代代传承。(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罗友先 叶露)
雷州:多媒体联动 展示非遗魅力
6月10日上午,由雷州市文广旅体局主办,雷州市博物馆承办,雷州市文化馆协办的“非遗焕彩 古迹生辉”——雷州文化遗产展在雷州市博物馆三楼开展。
据悉,雷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180项。本次活动旨在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活态保护、活态传承。
据介绍,本次展览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分为“非遗焕彩”“古迹生辉”两大部分,以“乡味隽永”“民风民俗”“民间技艺”“天南古迹”“海邑遗踪”“沧桑石刻”“星火燎原”七个单元,集中展示了雷州其中的27个非遗项目和42个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图版与实物结合、非遗知识问答、声光电多媒体等协同联动的展示手段,让市民看得见、体验得着,全程感受非遗活态魅力,掀起非遗以及文保单位保护传承热潮,展示它们在融入现代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成果,让非遗项目及文物保护单位“活起来”“潮起来”,彰显雷州文化底蕴,赋能雷州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助力雷州文化高质量发展。(记者卓朝兴 实习生谭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