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村的渔文化公园。 通讯员邱元大 摄
沿着湛江海湾大桥一路向东,进入“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南调河碧道天蓝水碧,南油旧改如火如荼,旧貌换新颜;15个联农带农的农业龙头企业相继引入,南三对虾、乾塘莲藕、官渡生蚝等特色品牌推广持续发力;全区共打造村级“平安驿站”145个,村民们有事到“铺仔谈谈”,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有力提升了乡村善治水平……
坡头区“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莫村为起点,移民村为终点,串联龙头镇莫村、邓屋村、移民村,南调街道林口村、南调村和坡头镇岑霞村等6个行政村,全长约30公里,74个自然村。依托海东高新产业园、龙头工业园、高岭物流产业园等大园区发展,沿省道286线、海东快线、海川大道等主干道,实现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新产业并行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
今年以来,坡头区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全力让“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一个个规划合理、美丽宜居、产业兴旺、党建有力的示范村在坡头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6月15日,湛江市首场“锚定百千万 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在坡头区举行。坡头区向全市展示坡头做法、坡头经验,并通过现场考评比干劲,学长处、补短板,对标更高标准继续推进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亮点。
为推动“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转化成“村美人和共富”实景图,坡头区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区领导及区直单位负责人常态化下沉一线,分组实地检查,加强督导问效,全区各挂点单位领导跟队到镇、村协助镇(街)开展整改工作。各镇(街)、村(社区)干部职工以及广大群众下沉至各示范村开展整改工作,掀起一轮轮乡村振兴建设热潮,不断巩固提升“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
产业带“串珠成链”
描绘“乡村富民图”
在坡头区龙头镇莫村,沿着莫村大道,行走于彩虹路上,漫步于乡野之中,处处呈现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莫村依托对虾养殖基地,大力培育2个专业合作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做优做强对虾产业,并吸收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高新区内建设热火朝天。目前,湛江湾实验室落成,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首批10个海洋高新项目入驻湛江湾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蓝水集团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研制合作签约,与深蓝水下机器人等海洋制造业签约27亿元,激活海洋经济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坡头区聚焦产业富民,加快构建“产业园+品牌+N”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8个,落实补助资金500万元。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全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国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家;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围绕对虾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20个项目,促进对虾养殖、加工、物流、科技与营销等各板块协同发展,并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村民收入提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周边土地1.8万多亩,清理整合闲置产业用地468亩。同时聚焦就业富民,提升示范带中的海东度假村、兰香生态采摘园、罗侯王庙等旅游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老百姓家门口就业。
“一时美”变“持续优”
织就“村美宜居图”
沿着南调河碧道行走,入眼是“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形成“海川共享,碧卷入城”的城市生态滨水开放空间。
在南调街道,林口村投入45万元用于对主要道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在林口主干道栽种200余棵香樟树、三角梅等风景树,美化沿街“赤膊房”,提升沿街商铺颜值,连片带动林口西村、军屋村,把三条自然村打造成“邻村联建共治”示范村。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建设中,坡头区聚力打响和美乡村品牌,推进道路、排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同时推进示范带生态建设,优化南调河万里碧道、湛江奥体中心万里碧道生态景致,“串珠成链”打造城市农业公园。
今年来,坡头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14个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成功申请专项债券,系统布局城乡道路、供水供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向郊区、乡村延伸,带动“土地连片开发”;投入约30亿元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用好驻镇帮扶资金打造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推动100个城市农业公园“串珠成链”。积极推进绿美坡头和“红树林之城”建设,推动“一时美”向“持续优”转变。目前,在实施农村道路、农田耕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方面,已完成债券资金投资项目立项8个,总投资近30亿元。截至9月25日,坡头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已投资3633万元,竣工项目17个,在建项目21个。
坡头区积极推进建设绿美“小场景”,以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农业公园、矿山复绿等生态板块规划和建设增加乡村绿地。强化绿美品质提升,红树林营造修复1000亩,实施林分优化700亩,新造林抚育8000亩。强化绿美保护地提升,加强笔架岭等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保护;推进“绿美乡村,绿美新区,绿美庭院”建设评比,以“小家美”带动“坡头美”,在全市率先出台“综合考评体系”,以评促干。
“小平安”聚“大和谐”
铺开“幸福和美图”
“名医到我们村坐诊啦!”今年9月27日,位于龙头镇莫村“咱村铺仔”的广东省名中医服务农村诊室内,广东省名中医蔡柏为村民把脉、开方。莫村“咱村铺仔”化身“诊疗室”,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专业的中医健康服务,助力坡头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指标。坡头区以“平安家庭”创建为抓手,创新举措出实招,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实现治理有效,2023年9月获颁授广东省2022年度“平安鼎”。而“咱村铺仔”即是坡头区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坡头区着力打造“铺仔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充分利用散落在自然村中人流集中的“铺仔”,统一风格、升级打造成为“咱村铺仔”,赋予“铺仔”文化休闲、志愿服务、文明积分兑换、便民服务等功能,让“小铺仔”实现“大民生”。
目前,全区已升级打造“咱村铺仔”145间,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78个,获得认定省、市级文明镇、村32个。
另外,坡头区率先实施县级司法协理员管理制度,创新开展“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综合网格”试点工作;擦亮“亮灯行动”品牌,今年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96个,化解历史积案18宗;打造平安驿站、“家+暖”法官家事调解室等“小场景”300余个,全面创建“全市社会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