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记者从赤坎区获悉,近年来,该区坚持把品牌强农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培育了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广、竞争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农业品牌,全区累计培育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全区5家农业企业、11个农产品获评“粤字号”农业品牌。
赤坎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协同发展,强化主体培育,以产业育品牌,2023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该区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改造提升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支持引导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湛江海丰水产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预制菜市场,打造出“虾先生”“调顺渔家”等社会美誉度高、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
当前,赤坎区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发展导向,做优做强精品蔬菜、特色花卉两大主导特色产业。按照“农户+公司+合作社”模式,该区聚焦品质提升、打通销路各环节,重点培育发展东山村蔬菜种植基地,全力打造金田村蔬菜种植示范点和“金田泉水蔬菜”品牌,目前,金田村种植蔬菜、苗木面积60多亩,种植户平均年收入近10万元。该区还立足资源禀赋以及原有基础,在北桥街道新坡村、金田村,大力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基地,通过引导集中连片种植,加快形成种植规模效应、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既要培育好品牌,也要叫得响品牌。该区强化数据赋能,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电商推品牌。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运营中心、13个A类益农信息社、2个B类益农信息社,建成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湛江市东方农商农村电商产业园,入孵创业实体约35家。
在丰厚村建设“三农”电商基地,该区把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的场地改造为电商基地及仓储库房,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做主播、帮带货,打造“基地+带货+网红+农旅”的新体系,预计可带动培植5家电子商务企业,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6万多元。
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赤坎区创新品牌营销方式,搭建营销平台,拓宽营销渠道,让品牌从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以“云平台”实现全区农海产品买全球、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