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位于湛江市,是广东省唯一的东盟产业园,园区土地面积约46平方公里,侨乡基础深厚。现已发展成为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东盟产业园五大功能园区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目前,已引入企业67家,投产20家,初步形成食品医药、钢铁配套、新材料等三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湛江市主动谋划,不断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港口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配套支持政策力度不够等问题。为加快推动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省政协委员、湛江市副市长何嘉旻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发出湛江声音,建议省里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争取高位统筹指导。
“奋勇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合作产业园区,有助于广东加速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乡村企业积极参与珠三角生产制造环节,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利用RCEP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等制度型红利,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何嘉旻看来,在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内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不仅有利于形成有序连接高效畅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还有利于打造服务构建双循环新标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
“在园区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尽管我们具备土地资源等优势,但配套支持政策力度不够,港口距离较远、海运成本优势明显,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货运需求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何嘉旻坦言,目前奋勇园区在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进出口政策等方面没有形成与自身定位和优势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企业融资成本高,且目前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以及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以及物流等方面优惠吸引力不够。
对此,她希望省里能给予一定政策优惠支持,对园区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达到一定比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予以补贴奖励,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等。
为更有力有效协调各方资源、落实各项政策、推动项目落地,建议省层面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