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湛江千村达人小红书培训活动正式开幕。在首日活动中,100名本土内容创作者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深入学习乡村爆款内容创作、手机拍摄与剪辑技巧、农文旅主题图文创作以及情景模拟直播带货等实用技能,助力千村达人提升内容竞争力,激活湛江“百千万工程”传播新动能。
培训现场干货不断,小红书种草学讲师郭强直击内容创作者面临的困境,针对“如何找准个人定位”“发文流量低迷是否不适合做内容”“优质内容数据不佳”等常见问题,结合实战经验现场拆解进阶方法论,为本地内容创作者提供从定位到破圈的全链路指导。参训的本地达人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学员,他们热情分享了此次培训带来的满满收获和深刻感悟。
【用新媒体带吴川特产“出圈”】
“以前只知道小红书是个‘种草’平台,但具体怎么‘种’和抖音、视频号这些平台的差别在哪,不太清楚。”湛江大川文化传媒创始人曾滴感慨,这次培训讲得很清楚,小红书用户更喜欢真实、有用的分享,比如吃了一种海鲜,不光要拍得好看,还得讲这东西咋来的、吃起来啥口感、和别的地方有啥不同。
谈及最大收获,曾滴认为是掌握了“看菜下碟”的内容运营。“比如发小红书,就得多从‘本地人视角’讲吴川的故事”她举例道,吴川作为沿海城市,海蜇、沙螺等特色海鲜不为多数外地人熟知,后续将通过视频清晰展示这些特产的形态、烹饪方法及营养价值。
“吴川虽小,但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了,既有靠海的新鲜海鲜,又有传承多年的民俗文化,像年例、飘色等等。可很多外地朋友根本不知道吴川有啥好玩的、好吃的。”曾滴说,希望通过短视频,把吴川的特色与文化传播出去,尤其是借助小红书强大的“种草”能力,让更多人知晓吴川的多元魅力。
【用“因地制宜”打法让老手艺被看见】
“以前我们卖拖鞋,主要靠抖音、视频号这些短视频平台做宣传,就是拍些视频讲讲吴川拖鞋的历史,聊聊这些年怎么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再展示下销售渠道。虽然也有老客户通过视频找到我们,但总觉得流量不太稳定,宣传效果也比较普通。”吴川欧氏拖鞋第三代传人欧伟浩向记者坦言。
欧伟浩的经历,折射出许多自媒体新手的共同困境——从未系统学过剪辑技巧,拍视频全靠手机随手录;起账号名字、想视频标题全凭自己“瞎琢磨”;更没研究过不同平台用户的偏好,反正各个平台发的视频内容都差不多。
“上了课才知道,原来取个好名字学问这么大!”欧伟浩兴奋地分享,“比如要把账号的‘身份’和‘能提供的价值’结合起来,这样别人一看就明白你是谁、能带来什么。”此外,他还学到了不少AI工具的实用技巧,比如用人工智能生成产品的高清美图,或是辅助想出更吸睛的宣传标语。而最让他豁然开朗的,是老师强调的“因地制宜”运营策略,不同平台的用户口味差异明显,拍视频的方法、写文案的风格都得针对性调整。
【精准定位“她需求”助力“湛品”出圈】
湛江市农发集团湛品推荐官符婷婷介绍道:“目前农发已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开展湛江农产品推广工作。今天的培训让我系统掌握了更专业的运营技能,这些实用方法对后续做好农产品宣传很有指导意义。”
她特别提到,小红书平台以年轻女性用户为主,而湛江优质农产品中恰好有诸多具备美容养颜功效的特色产品,“这为我们提供了精准切入点!接下来我们将重点策划‘美颜农产品’主题推广活动,通过深入挖掘产品功效、讲求科学佐证的优质内容,向全国消费者生动传递湛江农产品的品质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提升湛江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精准“破圈”】
“我们都知道得用好新媒体平台来宣传湛江的‘三鲜三美’,具体怎么操作呢?以前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只能自己摸索着做。”湛江市旅控集团品牌营销部陈思媛坦言之前在新媒体平台做宣传工作的困惑。
经过首日培训,陈思媛激动地为活动点赞:“这次培训邀请的专业老师先是给我们掰开了、揉碎了讲,然后手把手带着实操,实用性非常强,既让我们能够在运营账号的过程中避坑,又让我们学到了一些隐藏技能,无论是对个人博主还是企业账号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用的培训活动,助力更多优质账号成长起来,让鲜美湛江破圈、出圈!”
【AI技术赋能廉江红橙宣传】
培训现场,廉江市大姑妈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揭育娟尝试生成AI宣传视频。她感慨道:“现在的AI技术发展令人惊喜,能为农产品宣传提供高效助力。”
此前,该公司主要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推广农产品,也曾尝试小红书渠道,但流量效果未达预期,宣传效能有限。经过此次培训,揭育娟对小红书平台的潜力有了全新认知,也更清楚内容运营关键要点与推流规则。
揭育娟表示,未来将严格规范内容发布,结合小红书平台的精准传播优势,制定规范化运营策略去宣传廉江红橙。她信心十足地谈到:“相信经过这次培训能有效提升品牌传播效能,助力廉江红橙在小红书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