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省运会来湛江,看一个惊艳的海湾城市

2015-07-14 09:2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统筹 肖胤 文/郭丹 简陈明   卢志民 邓耀瑞 莫松萌&nbs

通过海湾清障,湛江的港湾越来越美,依湾而建的城市住宅区逐渐完善。(航拍)

“三个城市”营造风情与温情

一条广州湾大道,不光是打造出一条惊艳世人的海滨风景线,更是折射了湛江整合公共资源实现提质的城市发展新理念。

作为老地级市,湛江有着悠久的城市建置史、较为完善、大气的城市格局和建设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出行不便捷等诸多乱象。近年来,我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程,出台了建设“循环城市”“脚印城市”和“海绵城市”的实施方案,力图使城市发展更精细。

打造“循环城市”,湛江已经迈开坚实步伐。我市完善了重点工业企业脱硝、脱硫设施,扩大主城区“黄标车”限行范围,实施了机动车环保标识管理,营造生态林,今年将建成冯村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垃圾处理厂和廉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在加快建设中。

湛江新貌。(航拍)

今年元旦,南国热带花园广场上,市委书记刘小华、市长王中丙和近千市民一道以自行车骑游的方式,拉开了新一年湛江人绿色出行的序幕。为打造“脚印城市”,也为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我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供市民使用。

交通堵塞正成为湛江城市成长期不可回避的矛盾,而打造“脚印城市”正被寄望打破这一僵局。不光是推出公共自行车,我市正在不断完善街道功能,开辟慢行线路,营造慢行空间; 坚持“公交优先”、“行人优先”,打造便捷、高效、准点的公交都市;专项整治城市临街退缩公共空间;打通市区“断头路”,强化社区开放通达,推动城市道路微循环,引导市民用脚步去感受城市、享受生活。

而“海绵城市”的建设直指排水系统不畅通。当人们仍在对“德国人给青岛留下了一个不会内涝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表示“临渊羡鱼”时,湛江人已开始“退而结网”,也就是通过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打造一个没有内涝的城市。

“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开始体现在城建领域,无论在道路、公园还是奥体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建设中,尽量减少了水泥地等不透水的硬化铺装,减少占用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湿地。同时,推进市区主要河渠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旧城区排水系统,致力于打造一个像海绵般能蓄水、净水、供水的城市。

23456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建设临港经济区,湛江迎来更多利好
  • 西部陆海新通道境内段铁路运费计税价格扣减迎数字化升级
  • 沙瓤地里长出“金疙瘩” 点亮产业新“薯”光
  • 遂溪县北坡圩排水渠将于4月初竣工
  • 湛江市第八小学举行“雷锋月”系列活动暨雷锋铜像落成仪式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