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文化厅、羊城晚报社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承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在广东粤剧院举行,湛江实验雷剧团携《活捉张三郎》参演,成为首场演出的压轴好戏。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对全省珍稀剧种的抢救、保护、传承力度,进一步弘扬广东优秀传统戏剧艺术。这次汇演集中了全省优秀剧种的精彩折子戏,有汕尾陆丰市的正字戏、皮影戏,海丰县的西秦戏、白字戏,河源紫金县的花朝戏,韶关南雄市、梅州五华县的采茶戏,肇庆怀集县的贵儿戏和湛江市的雷剧等8个珍稀剧种的10个节目,向观众呈现了粤剧以外更多优秀、好看又具有浓郁人文风情的剧种。
在汇演后召开的广东省珍稀剧种学术研讨会上,各地代表都强调唱腔音乐是剧种的灵魂,珍稀剧种的不可替代性及与粤剧、潮剧、汉剧等主流剧种的对话关系,尽可能地保护珍稀剧种的生存状态,保留其真实性、民俗性、原生态性和鲜明的地方特性,希望能进一步弘扬我省优秀传统戏剧艺术,大力培养后继人才,同时加大对我省珍稀剧种的挖掘、抢救工作。
记者了解到,广东的珍稀剧种都曾经或正在遇到演出市场萎缩、艺人逐渐流失的困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和人才,省文化厅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出“百台地方戏发展扶持计划”,着力推进地方戏曲尤其是珍稀剧种的传承保护工作。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梅表示,省文化厅对珍稀剧种的重视力度正在逐年攀升,今后,省级以上的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都可领到1万元的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