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写春联,找回传统的“年味”

2015-02-15 17:08 来源:开云官方网页版 作者:刘金凤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因为怀念儿童写春联贴春联的“年味”,她召集了一次有意思的聚会,请书法家现场写春联,并要求:有孩子的都带着孩子来吧。与其说这是一次聚会,不如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召唤。

2015年春节到来之际,陈华丽决定要感受一下记忆里的写春联贴春联的热闹、喜庆和温馨。她把这个想法和几位友人一说,居然得到响应,并盛情邀请湛江书法家崔耀天过来助兴。年过七旬的书法家崔耀天是位热心人,他听说大家对书法热情这么高,高兴地应允,希望通过写春联推动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回归。

写春联,重温旧时回忆

2月12日晚上八点,华丽茶人家。桌子已经铺上毛毡,笔已经醒好,备好墨,红纸一铺,暌违已久的感觉漫漫溢出。崔老师擅写隶书,只见他气定神闲,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写好的对联一张张挂在细绳上晾干。红红的对联越来越多,每一幅对联都寄予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福和愿望。

朋友们陆续到了,大人带着孩子,屋里人气越来越旺,五六个孩子围在桌子边好奇地看老师写字,桌上已经备好了几支笔,供孩子们练习。华丽的儿子乐乐年仅四岁,还不会持笔,但对写毛笔字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一会抬头看看崔老师,一会看看手中的笔,伸手蘸墨,在红纸上写下“乐乐”。其他的小朋友见状,也纷纷执笔。

“现在的孩子电脑学得很快,但毛笔却丢得很远了。”华丽一边说一边纠正乐乐持笔的姿势。她说,眼看着笔写书法这种传统的文化精髓离生活越来越远,她心里着急,虽然自己不懂书法,但为了让下一代也能记住这种文化基因,她决定从自己做起,在家里添置了笔墨砚台,闲时练练,有时也会请带上孩子去观看各种书画艺术展览。

有时,崔耀天周末有空,也会过茶人家教孩子们练习书法。 “相对而言,给孩子多一点传统文化熏陶,让他们记住过年是要写春联贴春联的,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吧。”一位家长说。

温习俗,愿传统文化回归

一边是孩子们围着书法家感受书法的熏陶,一边是家长们坐在一旁喝茶闲聊。

“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九零后的黄茵由衷地说,当她听说有这样一个活动时,欣然参加。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前都是爸爸写对联,然后蹲在地上弄浆糊,再把对联贴上去,我在一旁帮忙。后来有了新居,贴了新居的对联还得给老屋也贴上。看着红红的对联往门上一贴,春节就到了,那种感觉真好!”一友说。 “小时候,我叔公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每到春节前,村里的人都来找他写春联,他索性在在院子里摆好桌子让我在一边研墨。他给乡亲写春联从来不收钱,红纸笔墨他都备好了,他说他喜欢看着大家领着春联开开心心回家贴。现在,每到过年,我都会想起叔公,想起他给村民写字的情景。”另一友说。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飘着墨香的“年味”,然而这种年味正在慢慢淡去,写春联贴春联这种延席千年的传统习俗,也被许多人遗忘,许多年轻的家庭已经不再贴春联的,更别说自己写春联。那种令人神往的墨香味正在渐渐地淡去,如同岁月里的风景。可喜的是,一场小小的雅聚,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杜甫有诗云:“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正在慢慢激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