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省运会开幕式前暖场节目湛江民俗文化“唱主角”

2015-06-26 17:3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卓朝兴 黄惠红 图/欧阳泽

东海人龙舞表演。(资料开云(中国))

    2015年8月2日晚上8点,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将在湛江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门了解到: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前暖场表演活动节目已经敲定,带着浓郁湛江本土特色的民俗文体演出将“唱主角”,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

    暖场表演营造欢乐氛围

    对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来说,开幕式非常重要,既是开头戏,又可谓是点睛神来之笔。而暖场表演也称为热场表演,届时将在开幕式文体展示正式开始之前上演,起到营造欢乐氛围、点燃观众激情,以及展示城市人文风情和文化特色等作用。

    回顾在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演出之前,在“暖场”环节第一个登场表演的,就是来自湛江遂溪的醒狮团,其用高超技艺和精气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轰动海内外。

    “山花奖”队伍亮出绝活

    本报记者看到,在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前暖场表演活动节目单中,文体融合,龙飞狮舞,可谓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其中,有“蛟龙出海迎省运”,主要表演单位是湛江人龙舞艺术团、调顺网龙艺术团等,表演人数约120人,表演时间约10分钟。

    东海岛人龙舞被誉为“东方一绝”,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更是勇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第十一届“山花奖”。人龙舞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它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舞龙时,演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摇摆,非常壮观。

    调顺网龙是赤坎区调顺岛村民世代相传的一种舞龙艺术,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龙的造型扎作与舞动技艺,与其它龙舞不同。龙体采用旧渔网、绳缆与竹木,草叶编织扎作而成,龙头采用“牛角”代表农业,龙身是通透的网体,代表渔业,象征着农渔结合,它的两条大网龙分别代表公、母龙及两条小龙,意喻生产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兴旺,六畜繁盛,风调雨顺”。

    百人群狮表演贺盛会

    包括广播体操(表演单位: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等,表演人数约1000人,表演时间约8分钟)、艺术健康舞(表演单位:湛江市文化馆艺术健康舞队等,表演人数约300人,表演时间约6分钟)、太极拳(表演单位:湛江市陈式太极拳协会等,表演人数约560人,表演时间约6分钟)在内,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前暖场表演活动节目还有“群狮齐舞贺盛会”,主要表演单位是遂溪县文化艺术学校等,表演人数约100人,表演时间约12分钟。

    遂溪被称为“中国醒狮之乡”,遂溪醒狮始自唐宋,兴于明清,逢年过节,到处锣鼓喧天,群狮起舞。遂溪醒狮的表演已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高台狮、高竿狮、桩狮。最高的桩近3米,醒狮飞跃跨度最大达3.7米索桩,已被载入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是南狮代表之一。2006年,遂溪醒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