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卫(资料开云(中国))
乔卫:用文字传递内心的诗篇
乔卫上世纪70年代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现当代文学硕士。1996年毕业后进入传媒领域,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副总监兼新闻采访部主任。近年来多次参与国际及国家级重要活动(项目)的策划、规划并承担总体撰稿和文学设计工作,比如:2009年受邀担任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国庆庆典总体文学设计及总撰稿工作;2008北京奥运年担任北京奥运会青年营开幕式、奥运志愿者系列活动、奥运征歌系列活动策划及总撰稿;近年来担任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式、中国“俄罗斯年”旅游年开幕式、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开幕式等策划设计及总撰稿工作,曾担任全国运动会、亚洲沙滩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国际级、国家级体育赛事开闭幕式总撰稿及策划工作。
“作为省运会开闭幕式的策划、总撰稿和主题歌歌词作者,我想我必须完成认知、融入、还原、升华四个方面的使命。创作之前,我来湛江工作考察及创作采风数次,对湛江的感情、认知和融入一次次加深。首先是认识:了解湛江、熟悉湛江,这其中需要学习、研究、交流,需要用心领悟和亲身体验,即需要一个哲学上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之上才能实现理性的思考;其次是融入:这是任何创作的核心,把自己的身心交付其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湛江的历史文化、风景风貌产生一种真实的共振,动容、动心,才能动情、动脑;还原,指的是将自己还原到湛江人的状态之中,湛江人对碧海蓝天,对长风、晴朗的热爱,湛江这片土地的历史、风物、古迹、风俗、饮食所构成的湛江品格和文化,需要让自己还原成一个‘湛江人’,体会湛江人的热诚、坚韧、包容、进取和这座城市的蓬勃、质朴、热诚、奋发,这些感受是我在和湛江人呼吸与共的对话中一点点丰富饱满起来的,只有这样我才能用我的文字传递属于我内心的诗篇。”乔卫说。
创作过程三易其稿,有诚惶诚恐,也有一气呵成。“第一稿侧重景观景色,面对美景如斯,我几乎是一挥而就。然而,这必然不是终点,随着对湛江文化的了解,第二版我将最具有湛江特征的文化传统及精神气质书写出来。第三稿的版本既是我心之所悟、情之所感,更是我对湛江的过往、今日及未来的描摹与展望。这首歌曲我希望能够展现一种广泛的带动感和影响力,那就是一个人对大海、对生命、对家、对梦想的一种普遍的冀望与期待。这首歌我也希望能够激发、激励所有年龄段朋友一种青春激情,一种蓬勃明朗、不辍时光、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精神。就像我在硇洲灯塔下所感受的历经岁月苍茫,愈久弥新的昂扬,就像我在观看人龙舞时感受到的一种感恩和厚道,就像我在东海岛看到火热的建设场景所感受到的一种创新和奋进。在有限的语言中我希望融入的是一种更丰富、更有张力、更具想象力的情怀,让身在湛江的人感受一种骄傲、奋发与感动,每一个聆听或演唱这首歌曲的人更积极、更憧憬、更开怀。”
《蓝色湛江 金色梦想》
神州之南 最远的眺望
月映港城 最亮的星光
渔舟唱晚 最深的遐想
碧海清风 最真的晴朗
人龙舞动 幸福的守望
四方乡音 和美的交响
东海岛阔 沸腾的热土
时代风华 腾飞的家乡
蓝色湛江
丝路开始的地方
金沙涛涌 展翅飞翔
金色梦想
心路开始的地方
万里海天 青春启航
声声如鼓
穿越风雨苍茫
并肩托起新的太阳
步步如虹
一路迎风破浪
梦想之花处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