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对《湛江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2011-2020年)》草案进行批前公示,公开征询意见。
【规划】市区作为区域文化核心来打造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建设,推进文化繁荣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为深化落实《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实现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特编制《湛江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2011—2020年)》,其为落实大中型文化设施的布局要求,提供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引导。
该规划范围第一层次为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重点确定各市(县)的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第二层次为市中心城区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重点确定各城市组团的文化设施资源配置,确定市、区级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对于新区新建文化设施的用地进行明确;第三层次则为确定街道(镇)、基层社区(村)、居住区的文化设施配建标准。
其中,湛江市区作为区域文化核心,本次规划对其进行重点规划,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五岛一湾,一核三片多中心”。“五岛一湾”主要为文化休闲体验度假功能;“一核三片多中心”主要为公共配套服务功能。
其中,“一核”是指由调顺岛、广东—东盟合作区、海东新区所围合的文化核心区域,该地区集聚了能够体现湛江市文化形象的高档次地标文化设施。“三片”是指主城区的历史文化商贸片区(其中主城区分霞山和赤坎两个次片区);坡头区高档文化娱乐片(主要指海东新区);湖光岩休闲旅游片区。“多中心”是指两个市级文化中心、多个区级文化中心、多个旅游服务中心。
【惠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记者从文化部门了解到:我市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精品创演和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市场稳定有序,文化产业形势看好,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市民的文化消费明显增加。随着湛江经济环境不断改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文化产业也日趋壮大与繁荣,成为湛江发展的亮点之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一些文化设施仍然显得少且旧,不能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现有的湛江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均是1960年前后的建筑;我市目前还没有真正叫得响、堪称“城市名片”的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或文化地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成9个镇(街)文化站、367个村(居)文化室。2015年,我市正继续积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惠民能力,其中包括要完成1个博物馆、10个文化站和342个文化室的建设。“湛江文化中心”项目将力争今年底动工;正在积极推动完成2015年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建设的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跟踪督办各项建设任务,现在各县(市、区)建设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争取今年底完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工程任务;开展全国文化馆、全省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切实提高我市文化广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更新提升“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和后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