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网页版讯:8月28日,吴川市委原副书记、吴川市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郑剑均接受记者采访,回忆抗日名将郑为楫(1891—1950)的抗战历史,缅怀郑为楫将军带领吴川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功绩。
郑为楫于1891年出生于湛江坡头区官渡镇大垌村(当年属吴川管辖,后被批准为抗日根据地村庄),与郑剑均同村。1912年,郑为楫加入民国陆军第一师当见习员;1916年入广东陆军林虎部当差遣员;26岁升任排长。1919年,他投粤军陈炯明部,1920年任上尉连长。1922年,31岁的郑为楫投粤军李福林部任少校营长。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粤军李福林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郑为楫随第5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升任上校团长。日军入侵中国后于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郑为楫率部随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军。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郑为楫奉命率六十一师参战。
1938年1月,郑为楫同乡张炎将军被任命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1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为楫被任命为副主任委员,负责阳江、阳春地区的抗日自卫。后被同乡、时任64军军长李汉魂将军任命为64军155师463旅旅长,赴河南前线对日作战。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李汉魂奉命回粤主政,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第35集团军总司令和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张炎把11区统率委员会办事处从梅菉迁到高州,郑为楫也随张炎到高州。1939年初,李汉魂在高州成立广东省南路游击司令部,11区统率委员会改为第11区游击司令部,张炎任司令,郑为楫任副司令。3月,张炎接任广东省第7行政督察专员,并兼保安司令;郑为楫任保安副司令。1940年6月,郑为楫辞职闲居赤坎。
1942年,李汉魂出巡南路,委任郑为楫接充第7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重返高州谋事。1943年2月日寇侵占广州湾和雷州半岛、吴川等地。郑为楫大力支持吴川县长詹式邦与共产党人合作,组织武装联防抗击日伪军,并献出保存在大垌村家中的私人武器,计有轻机关枪两挺、步枪46支、子弹数千发,手榴弹280颗,支持家乡组成40多人的“陇水乡大垌村抗日联防队”,成为地方武器最精良、最有战斗力的一支抗日联防队,多次在吴廉边沿海地区抗击日伪军。该抗日联防队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吴廉边抗日武装起义的主力军。
年逾8旬的郑剑均老人说:郑为楫是一位英勇抗日的将军,他近40年军旅生涯,抗日战绩卓越。1932年,他时任19路军61师122旅6团团长,参加了19路军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作战英勇,左腿被日寇子弹打成重伤;1937年,他时任61师副师长,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率师部浴血奋战三个星期,战况极其惨烈,全师官兵损失三分之二;1938年后,他积极跟随张炎将军返南路抗日,带领吴川人民开展武装抗日斗争,保卫家乡,直到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张炎、李汉魂是从吴川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郑为楫也是从吴川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