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禄钢的父亲、中共早期党员王茀川。
解放后,王禄钢(右二)6兄弟姐妹与妈妈王坚(右一)合照。
“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王禄钢回忆说,当时自己虽然刚满5岁,对外界的许多事物多是朦朦胧胧,从越南西贡漂洋过海辗转上海、武汉、重庆这一路颠沛流离的许多经历与磨难,都是妈妈王坚后来多次与他复述重提,这国仇家恨他才一直牢记心上,至今仍能清晰追忆的。至今,他还深刻地记得,马王场战时儿童保育院当时的分班,就是按学员的年龄大小,从用血红大字写在学校操场的“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这十个大字来分成10个班的。
年龄最大的是“抗”字班,基本都是从东北三省在日寇的屠刀下逃出的战争孤儿。每天一早学员们列队进操场做操,他们总是高擎“抗”字大旗,一脸庄严的入场。他们当中不少已有十七、八岁,后来多先后入伍拿起枪杆去血战沙场,捍卫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华国土。王禄钢后来听妈妈说,“抗”字班的许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抗日的战火中牺牲了。
战时儿童保育院的粮食、衣物、教学用品等,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从全国人民中募筹得来的。国民政府每月也有一些拨款,但不久武汉惨遭日寇飞机狂轰滥炸、重庆更首当其冲。兵荒马乱之中,这些拨款很难一一落实,即使落实,当时也是很难从外面购买到东西的。药品更为奇缺!
于是,保育院的不少学员饥肠劳辘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会偷偷跑到山边或田地里,去刨当地老百姓用粪便做肥料下种的花生、红薯等生吃充饥。因而不少学员染上了寄生虫等严重疾病。晚上经常听到生病或原来受伤未及治愈的学员痛苦难熬的嚎哭、保育院更不时要掩埋这些被日本侵略战争残害少年同胞的尸体……
王禄钢说,即令生活这样残酷,但保育院还是像一团红红烈火在燃烧着他和每一个学员的幼小心灵。老师和同学们也曾排演《放下你的鞭子》和向大家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演出团也专门到过马王场为他们演出。
王禄钢激动地说,演出当晚整个操场1000多学员坐得密密层层的,四周全是用火把照明。每每到了节目高潮处,“抗”字班的大哥哥、大姐姐总带领大家高呼口号:“消灭萝卜头!还我东三省!”演出中还有一位很漂亮的阿姨专门下台给我们送礼物。王禄钢后来听妈妈说,她就是主演《桃李劫》、“左联”的著名影星陈波儿。
王禄钢印象最深的是上算术课,老师问大家:“4—2=?”他第一个举手回答:“=2!”老师点头,全班鼓掌;跟着老师又问:“6—2=?”他又举手抢答:“=2!”老师摇头,全班大笑!老师特意把他叫上来跟他说:“是=4。”然后问他:“你知道这个4代表什么吗?”他摇头。老师意味深长地对他说:“4就是代表我们中国四万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
王禄钢说,自己钟爱数学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即使到了他在1952年从湛江二中毕业参加全国第一次大学统考考上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成为华罗庚教练的弟子,他心中最刻骨铭心的数学题,还是当年孩提时在马王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这道“6—2=4”。
1939年春,父亲王茀川接到宋庆龄先生的指示要他回到熟悉的广东广州湾和海南岛一带成立“粤南经济工作合作社”,以黄埔军校教官和正义商人的公开身份为抗战进行募捐。王禄钢跟随父母离开了自己经历了前后三年、实际上是生活了一年半时间的四川马王场战时儿童保育院。
后来,他在父亲担任校长、为解放湛江培养了相当一批地下党团员、有着“红色革命摇篮”之称的湛江正义中学(湛江二中前身之一)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至1992年在湛江市体校三棋总教练的岗位上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