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本土书法家为北大学生写对联。郎树臣 摄
诗词曲艺之美
人人皆晓诗词曲艺
南三岛人在诗词方面也很有造诣,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已盛行吟诗作对,赛诗斗诗活动。1986年,岛上诗词爱好者,自发成立“南三诗社”,坚持每年出版一本《南三诗词集》,作诗者来自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皆会作诗,收入的诗词作品过万首(阕),在省级、国家级诗词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有100多首。
南三岛还是“曲艺之乡”,作为南派粤剧,在南三岛上发展得风生水起,这里的人们工于曲艺音乐,很早就成立了曲艺社,目前已发展到十几家,作为民间组织,他们还在吴川、坡头、南三等地义务演出,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信仰之美
团结互助自强不息
南三岛这地方虽小,但却它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海岛,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南三人,互相交织融合嬗变出一种新的海岛文化理念,使之能尽快适应所生存的恶劣艰苦环境。生活在南三岛的人们有一种共同的信仰,就是一种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被称之为“木麻黄”品格。
比如,南三联岛本是10个孤岛,解放前这里住着3万多农民和渔民。南三岛人常年要和潮沙风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他们性格坚强,不畏困难,永不向命运低头。通过围海造田、造林,修堤联岛,垒起了46公里的海堤,完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人工联岛,沧海变桑田;植下了3500万株木麻黄树,沙地上筑起“绿色长城”,建设了美好家园。
另外,南三岛人信仰还表现在自强不息,通过读书“走出去”来改变落后的面貌。据不完全统计,南三岛在国内外出了80多名博士和硕士,他们都在各自研究的领域里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从这一层面说,无论是南三岛人,还是湛江人,都引以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