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天正参与《农广天地》的户外拍摄(受访者提供)
协助央视《农广天地》的拍摄
在大二的暑假,黄冠天到了湛江电视台实习。正是那个时候,他得以有机会扛起摄像机,跟随着电视台剧组到处拍摄,从而他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随后自己更是买了一台摄像机,自个玩起了拍摄。
有时为了拍摄取景,甚至只是为了取一个3分钟景,他都得扛着数十斤重的器材徒步到山里拍摄,冒着烈日的曝晒也是时有的事。
但是,对于那过程的苦或累,他常笑道:“这是我的工作,但更多时候是边干边玩,很多时候我都把外出拍摄当成旅游。当摄影师的好处就是能去到不同的地方,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和风景,还可以增长见识。”也正因此,湛江的景区几乎都印有他的足迹。
那段电视台实习的经历使得他的拍摄技术得到了提升,加之他先前的那些创作经验,当年黄冠天就有幸被央视《农广天地》栏目剧组相中。由此得以有一与该栏目剧组协作拍摄的机会。
在协助拍摄《农广天地》的过程当中,他被央视制作团队的精细分工深深折服,“从文字稿本的撰写到分镜头的构思都是一系列规范化的操作,而且,他们的每一个镜头都讲求规范化”,黄冠天回忆道。那个的过程对他日后的影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玩”成了转型,接手工作室
黄冠天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唱歌,高中时专门去学习过声乐,乃至上了大学,他也毅然选择了虽然当时比较冷门但自己认为比较喜欢的一个专业——声乐。在学习那期间,他才猛地发觉自己并没有多大音乐造诣。“如果执意去做唱歌那行,只会被湮没在高手如云的歌坛中。与其这样,还不如做自己所爱(专注于视频制作)”,他自述道。
于是,他选择了放弃自己将要当一名歌手的念头。在大三的时候,他开始到处进行拍摄活动和制作宣传片,在那段时间里,只要是学校有大型活动,就会有他的身影,尔后更是接拍某企业或公司的宣传片。也因此,他积累了很多人脉。
2011年,在老师曾海韵的引荐下,他得以结识了曾建彪。
曾建彪非常赏识他,在其退居二线后,便将自己当年一手创立的工作室交给了黄冠天打理。
自此,他成为了艺术工作室的“接班人”,至今,该工作室拥有先进的拍摄器材和专业的录音设备,他本人也常常同其他业内人士合作。
学航拍,重安全,零炸机
由于拍摄的需要,黄冠天和别人合伙买了一台上万元的航拍机。在向别人学了3个月之后,他“玩”起了航拍。
2011年3月份,他自个带上航拍器材开始航拍金沙湾和湖光岩。历时一个月便制作成了《航拍金沙湾》和《航拍湖光岩》两部作品,得到了颇多同行人的认可。作品更展现了他操作航拍机的高人一等的技术。
在航拍湖光岩的时候,由于那里树木茂密,且人流量多,他尽量选择最安全的角度,以不伤人的原则完成了拍摄。
而在参加本次湛江旅游微电影的作品拍摄过程中,有一个在海湾大桥航拍汽车行驶的镜头时,为了确保安全,他选择了快速通过的方式以避免发生意外,从而顺利取到了景。
在一次与“梦态奇”团队合作航拍一个汽车疾奔的镜头时,他的航拍技术成功通过了危险的考验。
据了解,至今,黄冠天保持着“航拍炸机”零记录。
小编最后问到,“玩”了那么多,最终想得到什么?
“我没有想过要去争夺多少名利和荣誉,我做这些事儿是出于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去各种地方拍摄我都当做是旅游,边玩边顺便赚点收入,轻松自在的多好啊!”
“生活还是工作都应该随性快乐”。